環境整理是一件耗時又耗力的事,絕大多數的人,平常回家基本上就已經沒力氣了,清潔時間有限,漸漸的智慧家庭趨勢崛起,有各式各樣的智慧家電,其中掃地機器人算是蠻早就出現的家電,有哪些優勢、選購要注意什麼、 掃地機器人推薦,全部都整理在這篇了!
掃地機器人優缺點
對你而言,擁有一台掃地機器人到底有沒有必要呢?下面整理出掃地機器人所有的優缺點比較,可以透過表格去看是優點占比較多還是缺點占比較多!
項目 | 好處(優點) | 壞處(缺點) |
---|---|---|
時間管理 | 減少日常打掃時間,騰出更多時間做其他事 | 有時還是需要人工補充清潔(如拖地、倒集塵盒) |
生活品質 | 地板維持乾淨整潔,對過敏體質或有小孩、寵物的家庭特別有幫助 | 如果頻繁卡機或清掃不完整,反而增加額外處理時間 |
便利性 | 可設定自動清掃與定時排程,即使外出也能維持家中整潔 | 清掃前需收拾地板(電線、雜物),不然機器容易出錯 |
科技體驗 | 使用 App 控制、智慧導航、有趣又便利 | 高階功能(如自動集塵、AI 避障)通常價格不低,投資成本高 |
省力效果 | 減少彎腰體力消耗,對年長者或身體不便者便利 | 長期維護需更換刷頭、濾網、電池等耗材,增加後續成本 |
空間整理 | 養成日常收納習慣(為讓機器順利運行,會自動整理環境) | 對空間雜亂者較不友善,掃地機器人無法發揮應有效能 |
心情壓力 | 每天看到乾淨地板,有助於降低居家壓力與煩躁感 | 如果機器頻繁失誤(卡住、撞牆),反而煩躁 |
購買前的6大重點
如果看完優缺點後你還是決定要入手掃地機器人,那麼在選購時,以下六個關鍵要素是非常值得考量的,才能買到真正適合你家的機型:
1.清潔能力
吸力大小(Pa)
吸力單位為 Pa(帕斯卡),數值越高表示越能吸起灰塵與碎屑:
– 2000Pa 以下:處理日常灰塵可以,吸力較弱
– 2500–3000Pa:中等吸力,適合硬地板、少量毛髮
– 3000Pa 以上:高吸力,適合有寵物、有地毯或常有高髒汙需清潔的人
主刷設計
• 橡膠滾刷:不易纏毛髮,清理方便,適合寵物家庭
• 刷毛+橡膠混合刷:抓塵力強,但較容易纏毛
• 單橡膠主刷:不會纏繞,維護最輕鬆
邊刷數量
通常會負責掃牆角與邊緣灰塵
– 單邊刷:清掃效率比較普通
– 雙邊刷:清潔範圍廣,可以更有效率地把灰塵集中到吸口
2.感應與導航技術
地毯感應
有些機種有「地毯識別」功能,可以自動增加吸力深層清潔地毯,通常可以在比較高階的機種看到這樣的功能。
雷達(LDS)
利用雷射塔掃描空間,建構精準地圖,快速規劃清掃路徑,有些可以支援多樓層記憶,黑暗環境也能導航,但是雷射塔凸出的高度,也可能會卡比較低的地方。
Visual SLAM
使用攝影機(如前置鏡頭)拍攝天花板或家具輪廓來定位,可以辨識物件而且不會像雷達那樣凸出,比較美觀,但需光線明亮的地方,而且也是高階機型比較會看到的功能。
3.拖地功能
有無水箱設計/水箱類型
無水箱:僅掃地功能,無法濕拖
有水箱:可濕拖地板
選擇「電控水箱」,可調整出水量,避免地板過濕或水痕。
被動式水箱:水量依重力自然滲出,控制力差,常見於入門款
電控式水箱:可設定水量,拖地均勻,較高階
水箱容量與補水設計
如果清掃的面積還蠻大的,建議選「自動補水」或水箱容量 150 ml 以上的機型,不然中途加水也是蠻麻煩的!
拖布抬升/自清洗功能
有些高階機種能在偵測到地毯時自動抬升拖布,避免地毯濕掉。
4.APP智慧控制與語音助理
透過專屬 App,用戶可以遠端操控機器,包含即時開始/停止清掃、查看清掃進度與歷史記錄,甚至可以依地圖進行分區或指定區域清掃,中高階機型通常有建立多樓層地圖、劃設禁區、虛擬牆和客製清掃順序與模式,讓清掃更有策略也更有效率。
像是Roborock、Ecovacs、小米就有支援語音助理,部分高階型號甚至支援自動識別清掃區域,個人覺得有這些智慧功能,在使用上確實會非常有幫助。
5.集塵盒容量與自動集塵站
掃地機器人的集塵盒容量通常會影響清掃次數與清空頻率,大部分機型的集塵盒容量在 300ml 到 600ml 之間,適合自家日常清掃;如果是大空間或有寵物毛髮的家庭,可能需要更大容量的集塵盒。
為了避免頻繁手動清理集塵盒,越來越多掃地機器人搭配了自動集塵站,這是一種能自動將集塵盒中的灰塵與垃圾吸入大型集塵袋的設備,不喜歡麻煩的人,這個一定要特別注意!
總而言之,如果你家空間大、清掃需求高、或不想頻繁清理集塵盒,選擇有自動集塵站的機型會大大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如果預算有限或家庭空間不大,普通的集塵盒日常使用已經足夠。
6.價格與售後服務保障
掃地機器人的價格範圍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除了商品本身的價格之外,售後服務保障也很重要,特別是遇到故障或維修問題時,大多數掃地機器人提供 1 ~ 2 年的保固期,某些較高端型號可能有提供延長保固。
各品牌掃地機器人優勢分析
品牌 | 品牌背景 | 智慧功能 |
---|---|---|
iRobot | 美國的老牌公司,創立於 1990 年,是掃地機器人領域的先驅之一,也是市場上的大牌。 | Imprint™ Smart Mapping |
Roborock | 隸屬於小米生態鏈的品牌,成立較新,但發展迅速。 | 強大的App功能 多樓層地圖、虛擬牆、定點拖地 |
ECOVACS | 中國的家電品牌 | 高階Omni系列有自動集塵、拖布清洗與烘乾功能 |
Dreame | 小米生態系的新品牌,主打高CP值 | 定時、分區、禁區設計 |
小米 | 常見的科技品牌,以性價比高為特色 | 可與米家App配合使用 |
2025年5款熱門掃地機器人推薦
掃地機器人-小米掃地機器人 S20

型號 | 小米掃地機器人 S20 |
重量 | 3.5kg |
吸力 | 5000Pa |
功能 | • 400mL 集塵盒與 270mL 水箱 • LDS 雷射導航系統 • 米家 APP |
特色 | • 模擬手動清潔 • 強效吸力風扇鼓風機 • 多個感應器 • 325mm 小巧尺寸 |
價格 | $4199 |
小資入門推薦
小米掃地機器人 S20 具有 5000Pa 的強勁吸力,清理各種灰塵和污垢算很夠用了,特別是在清理地板和地毯時,此外,這款機器人具有 400mL 的集塵盒與 270mL 的水箱,能夠進行乾濕兩用清潔,方便進行日常清掃。
內建有 LDS 雷射導航系統,可以精確規劃清掃路徑,提高清潔效率並避開障礙物,透過米家 APP 控制掃地機器人,設定清掃計劃或調整吸力等設置,遠程監控清潔不用一定要在身邊,並提供 1 年保固服務。
但是,400mL 集塵盒容量對於較大面積的房間中需要比較頻繁的清潔,水箱容量也較小,除此之外,考慮到小米掃地機器人 S20 的功能和價位,它在這個價位範圍內確實已經很不錯。
掃地機器人- 科沃斯ECOVACS DEEBOT X8 PRO OMNI

型號 | 科沃斯ECOVACS DEEBOT X8 PRO OMNI |
重量 | 3.1kg以上 |
吸力 | 5001-10000pa |
功能 | •App控制 •自動充電、高效過濾器 •拖地且有多種清潔模式 |
特色 | •OZMO ROLLER 滾筒拖布技術 •高轉速與高下壓力拖地系統 •自動伸出邊刷與智慧貼邊感知 |
價格 | $29,999 |
高階全能款
這台 科沃斯 ECOVACS DEEBOT X8 PRO OMNI 之所以這麼貴,主要是因為它配備了一堆高端技術,像是 滾筒拖布、高轉速、高下壓力拖地系統,還有 三維全向感知能力,這些功能讓它的清潔能力更強,尤其對於難清潔的地方(像是邊角、地毯)表現特別好,也是這次推薦中吸力最強的一款。
它的 自動伸出邊刷 和 纖薄設計 也讓它能夠深入清潔沙發底下等其他傳統掃地機器人無法進去的地方。具備了非常強的清潔效果和一堆智能功能,這些技術和設計都要花費不少成本。
如果有足夠的預算,而且想要有一台具備多高科技功能的話,這台很值得入手,確實讓清潔變得更輕鬆、更高效,但對於一般家庭來說,這些高端功能可能非為必要。
掃地機器人- Roborock 石頭科技 Q7 Max

型號 | Roborock Q7 Max |
重量 | 10 Kg |
吸力 | 4200Pa |
功能 | •吸塵與拖地二合一 •LiDAR 雷射導航 •多樓層地圖記憶 |
特色 | •強勁吸力與拖地功能 •智慧導航與地圖管理 •智慧控制與自動集塵 |
價格 | $5,499 |
中階全能推薦
接著是這台屬於中高階掃拖機器人-Roborock Q7 Max,結合 4200Pa 強勁吸力與吸塵拖地二合一設計,面對日常家庭地板髒汙輕而易舉,搭配 470ml 集塵盒與 350ml 水箱可同步完成吸塵與濕拖工作,大幅提升清潔效率。
加上 LiDAR 雷射導航技術,可以精準建構地圖並支援多樓層記憶,透過 App 可遠端設定清掃路徑、排程與禁區控制,操作靈活便利,如果預算足夠,升級至 Q7 Max+,還有自動集塵座功能,跟頻繁清理集塵盒的麻煩說再見。
雖然它沒有拖布抬升功能,遇到地毯環境需多加留意,避障能力也屬於基礎等級,對於較小雜物如電線或玩具還是需手動整理地面。此外,在高吸力模式下運轉噪音略高,建議在家中活動較少的時段使用,除此之外,在這個價位,有這些功能,確實是值得考慮。
掃地機器人- 追覓Dreame L10s Prime AI全能掃拖機器人

型號 | 追覓Dreame L10s Prime AI全能掃拖機器人 |
重量 | 3.7kg |
吸力 | 5300Pa |
功能 | •掃拖洗烘全能基座,45度熱風烘乾 •智慧拖布抬升 •AI 視覺避障 + AI 房間識別 |
特色 | •同級最大吸力 •仿人手按壓濕拖 •濕拖全程銀離子除菌 |
價格 | $9,480 |
高階智慧清潔推薦
Dreame L10s Prime 是一款功能超完整的掃拖機器人,不只吸力強到有 5300Pa,還有雙盤高速旋轉拖地,模擬人工按壓的清潔方式,拖得更乾淨、更到位。
它有 AI 視覺加雷射導航,能自己看路、避障,還會自動偵測地毯並把拖布抬起來,不怕地毯濕掉。更厲害的是,它會自己去洗拖布,洗完還會用 45°C 熱風烘乾,搭配銀離子除菌水箱,整個清潔流程超衛生又省事。
基本 App 控制也有,可以設定排程、地圖、禁區,也能搭配語音助理操作,操作起來非常方便。
比較小的缺點是價格偏高一點,主機和基座的體積也稍大一點,空間有限的家庭可能要多想一下。不過如果你是那種懶得自己動手、又想讓家裡一直乾乾淨淨的人,這台真的是很值得投資的一台高階機器人。
掃地機器人- iRobot Roomba Combo i5+

型號 | iRobot Roomba Combo i5+ |
重量 | 3.18kg |
吸力 | – |
功能 | •自動集塵 |
特色 | •掃地與拖地二合一 •智能導航與避障 |
價格 | $13,899 |
寵物家庭推薦
iRobot Roomba Combo i5+ 是一台超方便的掃拖機器人,結合了掃地和拖地的功能,能有效清潔家裡的灰塵、毛髮和小碎屑,特別適合有養寵物的家庭。
智能導航能夠避開障礙物,走出清潔路徑,不會亂撞或漏掃,還有個很方便的自動集塵基座,讓你不用常常清理集塵盒,不過,它的價格比較高,對於預算有限的家庭來說可能會是一個考慮點。
這台機器人也不算小,機身比較大,放在狹小的地方可能會有點麻煩,尤其是清潔家具底下的時候,再來,它 沒有拖布抬升功能,如果在地毯上清潔的話,拖布可能會濕掉,iRobot Roomba Combo i5+ 是一款功能很全的掃拖機器人,如果你家有寵物,或是希望清潔更高效,這台真的很不錯。
掃地機器人常見Q&A
Q1:掃地機器人可以完全取代傳統吸塵器嗎?
雖然掃地機器人在很多方面都非常方便,但要完全取代傳統吸塵器,還是有一些限制,不過,確實可以大幅減少日常清潔的時間,特別是地面上的輕微灰塵和毛髮,但如果你對清潔的要求較高,或者家中有很多縫隙、深層的髒汙、地毯等,傳統吸塵器還是必要,掃地機器人和傳統吸塵器可以互相輔助!
Q2:掃地機器人會卡毛毯/電線嗎?
較舊或低階型號的掃地機器人來說,很容易遇到這樣的問題,但現代的掃地機器人大多已經加入了一些智能設計,比較少碰到這樣的情況了,如果很介意這個問題,可以通過設定禁區或清理空間來減少風險。
Q3:小坪數適合買嗎?會太浪費嗎?
如果希望能夠省時間、減少打掃的麻煩,還是可以買的,特別是家裡有寵物或小孩的人,掃地機器人可以幫你保持地面乾淨,減少毛髮或灰塵的積累,選擇掃地機器人是否浪費,主要還是看你對清潔的需求,以及希望節省多少時間來做其他事。
Q4:耗材更換頻率與費用?
掃地機器人最常需要更換的耗材主要包括 濾網、刷頭、輪子 和 集塵盒。
刷頭(邊刷、主刷) | 邊刷通常每 3-6 個月;主刷通常 6-12 個月 每個刷頭的價格大約在 $200~$800 |
輪子 | 約 1-2 年 更換一次 輪子的價格一般在 $300~$600 |
集塵盒(集塵袋) | 集塵盒可以使用 2-3 年 甚至更久 費用通常在 $500~$1,500 |
拖布 | 如果是掃拖一體型號,一般每 1-3 個月 需要清洗或更換一次,價格大約在$200~$600 |
結論
選擇掃地機器人,沒有絕對的「最好」,只有「最適合」,如果預算足夠,追求完美清潔、智慧功能與全屋自動化,高階旗艦款會是理想選擇,雖然價格不低,但功能全面、幾乎可做到全自理。
預算有限,只要有基本吸塵拖地功能,中階至入門款就能滿足日常所需,尤其適合小坪數或租屋族,選擇時一定要考量到自己的生活空間、清潔頻率與預算,才能找到真正讓你省時省力的好幫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