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文前
真無線藍牙耳機自2016年由Airpods一代發表後眾多品牌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在醞釀了幾年後,2019年底AirPods Pro再度為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來全新氣象:「ANC主動降噪」(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功能。
「抗噪」耳機與「降噪」耳機都是ANC主動降噪耳機
ANC主動降噪並非由蘋果首先使用,但ANC主動降噪一直不在耳機市場主流更遑論真無線藍牙耳機,因此相信不少人還是對ANC主動降噪這個技術不熟。
在網路、報章雜誌上看到的「降噪」 、「抗噪」、「ANC」、「NC」都是指同一個技術,就是這篇要讓大家一次了解的 ANC主動降噪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也稱做 NC (Noise cancellation)。
本篇會為各位娓娓道來關於ANC主動降噪的歷史、原理及容易搞混的主動/被動/通話降噪,內容中亦會寫出會選擇降噪耳機時需要注意的的各種因素,一次了解ANC原理並於最後列出Daniel認為2024年最值得推薦的8款使用ANC主動降噪技術的真無線藍牙耳機。
ANC(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深度解析
首先Daniel會為大家介紹為什麼我們會需要ANC主動降噪功能、ANC主動降噪的緣起與歷史演進,知道ANC主動降噪的背景後接著深入了解關於ANC主動降噪的原理、對音質的影響等章節。
為什麼會需要ANC?
關於「噪音」的定義很多:從物理角度就是聲音的頻率、強弱、規律皆是雜亂無章的隨機聲波,會對人造成生理心理不適感;從廣泛的定義來說,只要是讓人感覺到「不好聽、厭惡」的聲音就可以被稱為噪音。
噪音的來源非常多,飛機或汽機車等交通工具、工廠、工地、日常生活都會產生噪音,因此噪音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噪音被歸類為環境汙染之一,在法律上被政府具體量化噪音標準。
自工業革命開始,地球上的環境噪音不斷在增加,噪音不只會干擾交談及生活更會衍生出健康與安全問題,因此才會有ANC主動降噪的需求,進而有科學家研究理論及研發降噪功能。
- 想了解為什麼人們會討厭噪音的原因可以看這篇
都市內的噪音
都市中有許多噪音來源,其中最主要的來源是交通工具,且噪音強度會隨著交通工具的速度與交通繁忙程度提高。這類環境噪音可能造成心臟疾病、睡眠障礙、耳鳴、壓力等心理健康甚至是聽力受損。
除了交通工具,施工工程、娛樂、民俗活動或是工廠及高音量營業場所都會使附近居民受到噪音影響,像是前些年不時會聽說便利商店的自動門「叮咚」聲造成附近居民睡眠不斷受到干擾並造成生理心理問題。
近年噪音帶來的聽力損害也躍升到職業病第一,不少職業如軍警與製造業都很容易受到職業噪音影響,因此這些容易接收到大量噪音的職業,在工作中使用被動降噪耳塞或是主動降噪耳機就顯得非常重要。政府也有訂定在工作環境超過95分貝雇主就必須提供降低環境噪音的相關設備,為的就是避免造成勞工永久性聽力受損。
不論是工作、環境亦或是娛樂都會帶來許多惱人噪音,這時候也會顯現ANC主動降噪的重要性:不只維護身體健康更能避免心理壓力。
技術起源與演進
1950年代
被譽為ANC主動降噪發明者與Evolutionary computation(演化式計算)之父的美國人Lawrence Jerome Fogel獲得5項關於降噪技術的專利,這些專利用在消除直升機駕駛艙中的噪音,而這些是最早關於降噪耳機的專利。
1970年代
有兩項讓ANC主動降噪技術的重大突破:Adaptive Filters(自適應濾波器)應用後降噪系統的可用性大幅提升,因為系統可以透過濾波器不斷適應外界與自身的變化;第二個是當時科學家開始認識許多聲音雜訊尤其是人造的雜訊源,人造產生的噪音普遍集中在某個頻段且有規律性,所以噪音變成可預測性。
降噪技術在這時已發展出現代ANC主動降噪的基礎,但礙於當時的電子技術不足,直到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數位訊號處理器)大力發展才得以用合理適當的價格及體積來計算與消除噪音的複雜訊號。
1980年代
美國音響公司BOSE與軍方合作開始量產製造軍事用的降噪耳機。
時至今日,主動降噪開始進入人們生活,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美國BOSE與日本SONY兩個品牌。
支援ANC主動降噪的耳機在Airpods Pro掀起這波ANC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浪潮前多數都是耳罩或是頸掛式,但技術持續進步讓ANC主動降噪已經可濃縮在小小的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看到降噪耳機的歷史不免讓人感到科技的進步實在迅速。
ANC主動降噪原理
ANC主動降噪技術在原理上並非把噪音消除,而是產生與噪音相同卻完全相反的聲波來讓噪音與之相互抵銷,簡單說ANC主動降噪的原理就像數學的加減法非常直觀。
最早出現的降噪技術是Feed-Forward前饋式降噪,此套技術到現今依然被廣泛討論與應用在ANC主動降噪上。
在1970年代,G.B.B. Chaplin開發出Feedback反饋式技術的雛形,在一開始並非使用降噪麥克風而是使用轉速計,對於消除人工機械的循環窄頻噪音效果非常優秀,後面會詳細說明主動降噪的技術類型。
噪音類別
噪音一直都存在環境中,而噪音分成規律可預測與隨機兩種。隨機的噪音無法預測只能靠被動降噪阻隔;規律可預測的噪音中又分成「Broad band Noise寬頻噪音」與「Narrow band Noise窄頻噪音」。
寬頻噪音
寬頻噪音的能量分散在頻段中,因此被稱為寬頻噪音。寬頻噪音通常會出現在噴射飛機的低頻引擎還有爆炸的脈衝中。
窄頻噪音
窄頻噪音與多數環境噪音不同,大部分的能量都集中在特定頻段中,噪音擁有週期性,來源通常是旋轉或是做重複動作的人造機械如汽機車引擎、冷氣壓縮機、旋轉機器、電力變壓器這些機械。
在發動機、內燃機中使用ANC主動降噪技術可以有效的降低機械噪音,根據實驗,以450匹馬力的六缸柴油引擎做為測試對象,沒裝ANC主動降噪在機械內的噪音音量約123分貝,而裝上ANC主動降噪後噪音音量降到81分貝,帶來非常大幅度的降噪效果。
3種ANC主動降噪技術
目前ANC主動降噪技術有三種:前饋式、反饋式、複合式,降噪技術各有不同,下面會介紹關於這三種降噪技術的原理。
前饋式降噪(Feed-Forward ANC)
ANC降噪系統的開端,降噪麥克風置於耳機外側,在整套系統的最上游。透過麥克風收到噪音並靠著DSP(數位訊號處理器)來處理並轉換出反向聲波訊號。
前饋式的優點是麥克風會比使用者更快收到噪音,有更多的處理時間並適合降低頻率在1~2Khz的高頻噪音、有效降低寬頻噪音、對降低風聲的效果不錯。
缺點則是降噪麥克風無法聽到耳機所發出的反向聲波因此自體調節較差。另外還有前饋式降噪通常處理小範圍的噪音頻率。
反饋式降噪(Feedback ANC)
反饋式技術與前饋式相反,降噪麥克風置於耳機內側,同樣需要硬體晶片來處理噪音訊號。
因降噪麥克風置於內部所以能收到使用者所聽到的聲音並做即時性的反饋,可以處理的噪音頻率較廣,且在低音部分表現較佳。
反饋式技術無法單獨使用,可以將它視為一個驗算單位,接收使用者聽到的聲音藉此進行修正反饋。
缺點則是對高頻噪音的處理較差,且必須同時考慮到噪音及音樂否則會過濾掉不少低音造成音質表現下降。
複合式降噪(Hybrid ANC)
耳機內外都會放置降噪麥克風,因此同時兼具前饋與反饋式的優點,提供最佳的降噪品質。缺點部分則是技術門檻高且麥克風品質要求需要更高以避免收進多餘噪音,如廠商技術未到位可能會造成收進過多白噪音。
普遍都是高價產品才會有複合式降噪。使用此技術最知名的是Apple AirPods Pro與Sony WF-1000XM3降噪豆。
DSP 降噪又是哪種降噪技術?
前面Daniel有提到的DSP(數位訊號處理器),在ANC降噪技術裡是作為運算晶片。
不過也有DSP降噪這項技術,與ANC降噪相同,DSP降噪也是有藉由晶片運算並造出反向聲波。差異在DSP技術會在晶片內將噪音與反向噪聲綜合完成再播放,ANC技術則是運算後透過發聲單元直接播出,讓聲音在耳朵內綜合。
ANC降噪可以說是從DSP降噪優化後的技術,在運算過程中少了一個步驟,除了延遲更短,音質也比較不容易被影響。
ANC 降噪 | DSP 降噪 | |
---|---|---|
需要晶片 | O | O |
消除噪音原理 | 反向聲波 | 反向聲波 |
實際運作 | 透過發聲單元發出反向聲波 | 直接在晶片內堆疊反向聲波 |
延遲 | 較低 | 較高 |
影響音質 | 較少 | 較多 |
ANC對音質是否有影響?
有接觸耳機的人大多會有個認知就是「降噪耳機音質差」,Daniel會在這部分來與大家說說ANC主動降噪之於音質需要了解的知識。
ANC主動降噪因為發聲器(喇叭)需要同時發出聲音與抵銷外界噪音的反向聲波,因此音質部分勢必會受到干擾。
多數追求音質的人都會重視器材的「保真度」,即聲音細節是否能妥善還原,但開啟ANC主動降噪模式後,喇叭發出的反向聲波就可能造成聲音的細節部分被掩蓋流失,這時就會造成耳機音質變差、聽起來悶悶的情形。
各有一副不衝突
ANC主動降噪這個功能Daniel認為是看使用當下的場景
在安靜的場所使用高音質耳機當然可以獲得優於ANC主動降噪耳機的聆聽饗宴;在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戶外、辦公室這些較嘈雜的場所,當你想要在這類場所聽音樂又不想被外界聲音干擾時就是ANC主動降噪的優勢場景了。如果在這些場所戴著一副高音質耳機,但被外界噪音造成干擾反而無法好好的欣賞音樂,因此ANC主動降噪耳機與高音質耳機Daniel認為是可以並存的,各有一副在使用上並不衝突。
若非極度講究音質的發燒友,ANC主動降噪功能是可以開關的,環境安靜關閉降噪同樣可以獲得不錯的聽感。在音質方面還有一說是開啟ANC主動降噪儘管影響聲音但未必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反向聲波渲染的聲音有些人聽起來會感覺更舒服。
怎麼看降噪深度圖?
ANC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的降噪強度有高有低,降噪深度圖是種以數據精確表現出耳機的降噪能力的圖表,那要如何看降噪深度圖來了解耳機的降噪能力呢?Daniel來做個簡單解釋分享給大家。
下圖中的橫軸是聲音頻率(hz),縱軸是噪音衰減(db)。橫軸對應到的縱軸值越高(圖中0~40部分),該頻率的降噪效果就越強。降噪深度達-10db,噪音的音量就是原先的2分之1。
Apple AirPods Pro的降噪深度峰值可以超過-30db,噪音已不到原先的1/8;而Sony WF-1000XM3的峰值深度逼近-40db,噪音音量就接近原先的1/16,降噪效果非常強。
- 想看更多降噪深度深度圖可前往國外知名耳機評測網站Soundguy瀏覽
被動降噪與通話降噪
市面上降噪技術很多名稱,這部分會為大家解釋幾種容易混淆的降噪技術與原理。
被動降噪
本文介紹的是ANC主動降噪,反之當然也就有被動降噪。ANC主動降噪的原理在前一個章節已談論過,因此我們就來說說被動降噪。
被動降噪用簡單一點的講法就是「物理隔音」,透過耳機本身的材質、形狀、貼合度等眾多因素來物理性的直接隔絕掉外界的聲音。
被動降噪其中的技術也非常深奧,廠商首先必須有優良的工程設計,形狀、材質這些因素都很看重,達成平衡被動降噪效果就會非常突出;第二個被動降噪防線是吸收震動與雜訊,控制這些能量傳播自然就能獲得加成的被動降噪效果。
廠商需要精心研究耳塞的材質與形狀、腔體的材質與形狀等會影響被動降噪效果的各項因素,只要設計平衡就可以獲得優秀的降噪效果。 材質大多是塑膠材料,但耳機腔體外觀就各有不同了,每家廠商都有自己的設計Knowhow,也因此造就了耳機市場上玲瑯滿目的特別外觀。
但除了須著重在隔音效果,穿戴舒適度更是耳機的根本,因此在形狀設計的人體工學也非常重要。
耳塞差異
耳塞部分不同於耳機材質與形狀,是消費者可以自行選擇與更換的。常見的有矽膠、海綿、二節/三節膠耳塞。海綿與二節/三節膠耳塞可以帶來最好的被動隔音效果。
海綿耳塞
除了隔音效果拔群以外,因為海綿可壓縮,能讓耳塞更貼合耳朵藉此帶來優秀的舒適感。但海綿耳塞因材質特性會吸收音樂的高頻部分與細節,造成音質下滑。且海綿耳塞易髒,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更換,相對其他耳塞屬於消耗品。海綿廠商中比較知名的廠商是Comply。
矽膠耳塞
矽膠耳塞的隔音效果是最差的,當然這只是相比出來的結果,不代表矽膠耳塞的隔音都很差,只是更需注意耳塞尺寸避免漏音。音質在高頻與細節部分比海綿耳塞表現好,低頻則是較海綿耳塞少。
矽膠耳塞算是在音質、舒適度、隔音、耐用度獲得良好平衡的材質,因此被耳機廠商廣泛使用為標配耳塞。這幾年矽膠耳塞最知名的是Spinfit。
二節/三節膠耳塞
二節/三節膠耳塞在隔音效果與音質獲得絕佳效果,綜合了海綿與矽膠耳塞的優點,全頻表現都很好。
但缺點也非常明顯:「舒適度較差」,這部分我認為算是影響蠻大的缺點,因為耳塞是會直接接觸耳朵,而耳朵又是人體比較敏感的部位,如果戴起來不舒適在體感上很容易被放大。因此Daniel認為二/三節膠耳塞可以說是種優劣分明的耳塞。
除了上列三種材質的耳塞也有複合材質耳塞,像是矽膠與海綿同時使用的耳塞,為的就是想同時獲得兩種材質的優點。
耳塞對耳機整體使用的體驗影響甚大,在隔音方面其實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尺寸加上正確的穿戴耳機,以矽膠與海綿耳塞來說表現就是在80分與95分的差別而已,比較後依然聽得出差異但都能應付日常生活使用。
在音質方面則是比較能感受且使用上也確實有差異,海綿耳塞的音質理論上都會被影響,這也是矽膠耳塞非常明顯的優勢。
Spinfit耳塞
矽膠耳塞隨著技術演進,在隔音方面的表現也越來越優秀。像是Daniel平常使用的Spinfit矽膠耳塞,除了舒適、聽感表現佳在隔音方面也非常棒,耳機無須開大聲就可以隔絕掉大多數外界聲音。
選擇自己適合及調性的的耳塞,是輕鬆且花費相對低的方法。因此Daniel蠻推薦大家可以多試試幾種耳塞,說不定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新感覺。
不過Daniel這邊要提醒大家,不是每款真無線藍牙耳機都適合換耳塞。
因為不同於有線耳機,真無線有固定的充電艙,大小也會有限制。
上述的各種耳塞不一定能讓充電艙扎實的關閉,在購買耳塞更換之前最好先詢問一下是否能夠使用。
通話降噪
主動、被動降噪效果的受益者都是自己,通常還能在耳機上看到「通話降噪」這個功能,顧名思義就是在講電話的時候可以獲得降噪效果,而這個功能的受益者則是別人。
許多人應該都有在戶外講電話被背景的風聲、車流等環境聲影響造成通話困難的經驗,這時候通話降噪就能派上用場。通話降噪技術透過軟體演算把講話者以外的聲音尤其環境聲音過濾掉,在接聽電話的另一方就能獲得更清晰的人聲。
目前最能有效通話降噪的方式就是透過多麥克風收音來精準判斷使用者的聲音與位置並以演算法來消除掉雜音。通話降噪技術主要有ENC(Environmental Noise Cancellation)及CVC(Clear Voice Capture)兩種。
ENC(Environmental Noise Cancellation)
ENC會使用雙麥克風,其中一個負責人聲收音,另一個負責接收環境聲音,並透過演算法將人聲麥克風收到的聲音與環境聲音重疊的部分消除,這樣就可以精準的將環境聲音過濾。
cVc(Clear Voice Capture)
cVc可以說是使用高通晶片藍牙耳機的獨家技術,與ENC的概念相同都是透過麥克風收音去辨識分離環境音與人聲,算是通話降噪的指標,但偶有聽說CVC的降噪效果過強造成人聲也被消除的狀況。
儘管高通的cVc技術較知名,但ENC與cVc並無優劣之分,兩者都可以為通話帶來超過30分貝以上的降噪效果,ENC只要廠商適當調整不會輸給cVc,基本上有通話降噪技術就可視為通話品質有一定的水準。
骨聲紋傳感器
除了最常見的麥克風收音外,科技大廠Huawei華為在自家真無線藍牙耳機Freebuds 3上使用了「骨聲紋」感應裝置,技術類似骨傳導耳機的發聲方式只是變為收音,藉此來強化人聲收音,算是非常特別的技術。
10款2024最值得推薦ANC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
第十款、QCY Melobuds ANC
主編小評
QCY在低價位市場中一直都很受到用戶的歡迎,雖然品牌主打的是的中低價位藍牙耳機,但是也非常用心在產品的研發跟優化上,Melobuds雖然價位不到台幣一千元,軟硬體上的實力卻非常堅強。
外觀雖然沒有太花俏的設計,但是整體塑膠感並不重,在這個價位帶上算是值得稱讚的產品外觀設計。音質方面符合主流的流行調音,偏M型低頻更突出一點,也能透過App調整EQ。
Melobuds的降噪很猛,在測試過程中主編還回頭再確認一次它的價格,在千元以下的藍牙耳機中是實力非常強的降噪耳機,QCY的App也超強的,功能非常多,尋找耳機、遊戲模式、睡眠模式、左右聲道平衡調整,還有很多EQ選項,如果你在尋找一副千元以下的降噪耳機,Melobuds推薦給你。
QCY Melobuds ANC
低價位、高效能
如果你是追求CP值得用戶,Melobuds雖然是低價位但是整體的軟硬體實力非常堅強,降噪功能也很亮眼,算是此價位上非常超值的選擇。
第九款、QCY ArcBuds
AcrBuds 為 QCY 產品線裡頭的最新品,同樣是不到千元價格,降噪、通透、音質、續航表現全部面面俱到,外觀採用霧面材質,不容易留下指紋,整體質感有加分效果。
至於本次的產品主打極致的降噪功能,在規格上採用前、後饋麥克風設置,能夠捕捉並過濾多數生活中的雜音、噪音,降噪深度可以達到 40dB,基本上在這個價位裡頭是沒有甚麼競爭對手的,並且具備室內、通勤、嘈雜、抗風噪等四種模式設定,每個模式裡頭又再細分四階調整程度,能夠調整的範圍相當豐富。
音質方面,透過 10mm 的動圈設定,BASS 重量感十足,中高頻的人聲、樂器表現均衡,音場與空間感受佳,整體表現直逼 3000 元中階耳機,這樣的性價比真的是令人驚艷。
QCY ArcBuds
一千元級距的耳機標竿
想要一次兼顧降噪、續航、音質表現,ArcBuds 真的是入們耳機裡頭的佼佼者,強烈推薦給預算不超過 1000 元,但是仍想體驗降噪的人!
第八款、Sony LinkBuds S (WF-LS900N)
主編小評
相信還沒等到我介紹,大家心裡有數,River我也有開啟投票分別在臉書的耳機社團和YouTube社群,基本上Sony LinkBuds S碾壓群雄,分別在YouTube有71%、耳機社團有77%認為它是這個價位降噪最強的,降噪的水平略輸自家的XM5和XM4,但合理,一樣強誰跟你買旗艦耳機,我認為它的強度落在第二梯隊
顏色有黑、白、淡褐色、藍色,強調用回收塑膠水瓶製作,每個人的耳機花紋都是不一樣的,單邊耳機只有4.8克,算是滿輕的配戴體驗也很不錯,規格支援LDAC編碼、DSEE Extreme技術,預設音質我覺得有點悶悶的,這也是我聽Sony耳機一直很對不到味的地方,LinkBuds S的調音偏平,真的需要調EQ才會明顯改善,這邊一樣調了一版給大家參考
如果你問我有沒有明顯的缺點….老實說好像還好,頂多就音質可能不如預期,但可以透過EQ調整這還好,重點是現在已經到了一個很甜蜜的價格,我認為無可挑剔
Sony LinkBuds S
5K最強降噪耳機幾乎沒有之一
降噪效果略輸自家XM5,在這個價位中單論降噪效果幾乎沒有對手,耳機本身重量輕巧,外型簡單樸素,價格又更親民,同時有保留Sony自家強大的降噪效果,也支援完整性非常高的Sony App
第七款、Soundcore Space A40
主編小評
soundcore Space A40是soundcore於2022年底所推出的中階旗艦代表,外觀圓潤小巧,單邊耳機重量僅4.9公克,可以完美容納於多數人的耳窩當中,即便久戴也不會有不適感。
聲音表現上一改soundcore過去較常出現的V型調音,A40的聲音表現更往三頻均衡靠近了一點,同時支援了LDAC高音質藍牙編碼,三頻的細節都能被完整保留。
主打功能就是主動降噪深度達38dB,實際配戴的耳壓感輕微,但確實有效降低環境噪音,出門旅遊、上下班通勤完全不用擔心外界的噪音,通透模式表現中上,在這價位帶可說是可圈可點,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Space A40具備了多半是旗艦機才有的功能——Hear ID ANC自適應降噪,可以自動偵測外在環境聲音去調整降噪的強弱,非常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在續航方面,單次使用可以來到10個小時,搭配充電倉的話則最多能用50個小時,完勝藍牙耳機現階段主流的6、7小時續航力,可說是相當不賴,如果僅僅是通勤時使用,用上一整個禮拜都不是問題。
其他功能像是一對二的雙裝置切換、soundcore App、IPX4的防水係數也都沒有缺少,比較遺憾的就是沒有入離耳偵測,但以他的豪華功能、音質,完全就是3K價位帶的超值首選。
soundcore Space A40
三頻均衡、降噪強勁
音質的表現上三頻細節可被保留,而且降噪深度足夠,佩戴起也非常的舒適,在功能面上也相當的完整,3.5K的價錢來說有著超值的體驗。
第六款、Philips Fidelio T2
主編小評
除了上述介紹過的 Fidelio T1,Philips 飛利浦於 2024 推出新一代的 Fidelio T2,不僅於外觀同樣使用高級皮革與細緻金屬材質,承襲了 Fidelio 系列的精品設計風格,榮獲 iF 產品設計獎,本次還在配戴設計上做了大量的優化與改進,並維持了出色的聲學調音。因此 Philips Fidelio T2 可以說是結合了聲學、美學、人體工學的旗艦耳機。
Fidelio T2 的重點更新,是針對耳機的配重做了優化,並將體積略為縮小來創造舒適的配戴性,改善了前一代吃個人耳型、不適合長時間配戴的問題,並交由歐洲美學設計師裡外重新設計,兼顧了高級質感與舒適配戴感。
音質部分,原廠同樣尋找歐洲調音師來打造,與 Fidelio T1 一樣都有著清晰明亮的中高頻與人聲表現,可以很清楚的聽到各頻段的細節,整體的聽感相當透亮,而且樂器與人聲並不會互相搶戲,只不過低頻下沉較淺,對於追求強勁重低音的人來說,會少了點澎湃感受。
其餘規格上,Fidelio T1 具備的 IPX4 防水防塵、主動降噪、通透環境音、入離耳偵測等功能都有保留。而在 APP 的功能有些許差異,在降噪模式中可以調整四種程度,若擔心耳壓感太重,可以將降噪程度調低一點,來追求最舒適的體驗,並支援了自適應降噪,可以透過手機感應器來辨識使用者的狀態,針對靜止、走動等不同情境來調整降噪與抗風噪效果,實際的降噪表現則與上一代相近,噪音過濾效果出色,通透環境音模式能清晰的收錄人聲。整體而言,作為品牌的新旗艦,Philips Fidelio T2 確實是有著相當不錯的市場競爭力。
Philips Fidelio T2
品味聲學新旗艦
改善了 Philips Fidelio T1 的配戴問題,並維持原廠的百年精美工藝,Philips Fidelio T2 與其他品牌的旗艦耳機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你是追求美學設計,同時想兼顧舒適配戴感以及水準的音質表現,那麼 Fidelio T2 相當適合列為口袋名單。
第五款、Sony WF-1000XM5
主編小評
WF-1000XM5 是 Sony 今年推出的旗艦等級的無線藍牙耳機,前代 WF-1000XM4 的耳機配戴體驗不佳,戴久了耳朵會脹痛。今次 WF-1000XM5 再將耳機本體縮小 20%,有銀、黑兩色可供挑選,外觀及做工上則維持了 Sony 一貫的質感。
WF-1000XM5 的降噪效果非常強,內附的泡綿耳塞已經可以擋掉六七成的噪音。降噪開下去,在完美消除低頻噪音的同時,針對較高頻的噪音也具備一定程度的消噪能力,而且還有抗風噪及自適應降噪等技術,基本上只剩突發噪音可以聽到,追求降噪效果的朋友們可將 WF-1000XM5 列入參考清單中。
音質部分,三頻均衡、音場寬廣、解析力強,實際聽下來,高音領域確實聽感極佳,聲音的延展性很好。此外,也同樣支援 Sony 自家的Headphones Connect App可客製化EQ,以帶來更加適合用戶的聽覺感受。
單次續航來到 8 小時,配上充電盒可達 24 小時以上,使用一整天沒問題。其他優點包含搭載最新藍牙 5.3 讓連線更穩定、IPX4 的日常防水、支援 LDAC 編碼、Qi 無線充電以增加方便性。
WF-1000XM5 搭載了骨傳導感應器及波束成型麥克風,使用下來通話降噪方面還不錯,可以有效隔絕掉環境噪音;收音比上一代再更進化,不會再收到過多的雜音,人聲的收音也算清晰立體,且單雙耳的切換上很迅速流暢,使用體驗很棒。
Sony WF-1000XM5
降噪強悍 音質為王
Sony WF-1000XM5 的ANC主動降噪效果出色、APP功能非常豐富、音質上乘,搭配上 Sony 品牌加持,是 ANC 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中非常不錯的選擇。建議可以先去有販售商品的實體店試戴,確認新的改變適不適合自己。
第四款、Apple AirPods Pro(第2代)
主編小評
睽違兩年多,AirPods Pro終於在2022年9月的蘋果發表會上迎來了二代版本,作為真無線藍牙耳機的指標性產品,這次立基在前代的優秀基礎上做出更多調整。
耳機本體的外觀並沒有大幅度的更改,確保了輕量、優秀的配戴性,比較大幅度的更新是在充電盒之上,這次多配置了可以發出聲音的揚聲器,幫助使用者可以快速找到充電盒的位置在哪,同時也有新增了實用的耳機掛繩孔。
晶片用與AirPods 3相同的H2晶片,與iOS系統的適配性與穩定性,還有跨裝置的無縫切換在市場上依舊沒有任何耳機可以與之對比。
以往過去被大家詬病的白開水音質,在新一代的AirPods Pro 2上有了改變,低音更加的低沈穩健,同時並不影響中高頻的聲音表現,整體聽感是有感的立體飽滿。關於降噪/通透模式也仍舊是穩穩的前段班,降噪的深度非常夠,僅剩下些許高頻噪音沒辦法消除,表現與 Sony WF-1000XM5 的消噪能力可以說是差不多的;而通透模式的表現還是業界頂尖,收錄進來的聲音非常自然清楚,而且這次還加入了自適應通透這個特色,在通透模式之下,可以消除掉外界突發的高頻噪音,非常實用。
AirPods Pro 2的通話品質就不多做贅述了,就是強。目前主編們測試過的耳機中只有Anker Soundcore Liberty Air 2能與之抗衡;最後也是之前讓人覺得比較可惜的是續航力部分偏短,但這次完全解決了,單次續航來到6小時,搭配充電盒最多可以來到30小時。
Apple AirPods Pro(第2代)
穩定品質 通話首選
蘋果手機用戶挑選真無線必列名單之一,穩定的品質、優異通話、支援Qi無線充電及通透模式等方便功能讓AirPods Pro 2的產品競爭力十足。只可惜價格近8000偏高,且僅支援AAC是追求更好音質的用戶較為詬病的地方。
第三款、soundcore Liberty 4
主編小評
前文中介紹到的Liberty Air 2 Pro和 3 Pro都是soundcore近兩年所推出功能齊全、價格合理的高CP值真無線藍牙降噪耳機,今年九月,soundcore 也不負眾望,又拿出了殺手鐧—soundcore Liberty 4。
Liberty 4 耳塞延續了前一代的柔軟材質,配戴上更加舒適,能夠更加貼合不同耳型,降噪功能也有全面性地提升,擁有ANC主動降噪技術、通透模式和搭載6個波束成形麥克風,更有效的阻絕外界噪音,以達噪音最小化。在開啟ANC降噪後,耳機的續航力可達7小時,比Liberty 3 Pro多出了 1 小時,已經足夠應付日常工作、讀書、通勤使用。
除了SBC、AAC音頻編碼,也搭載了 LDAC™,能以更高的傳輸率,傳遞如CD般的無損音質,同時開啟ANC主動降噪模式和LDAC™,耳機使用時間來到3小時,配合充電艙使用則是9小時。
這次Liberty 4還加入了一項新功能,將耳機內增添入耳傳感器,配合soundcore App可檢測各項生理數據,包括心率、壓力測試、運動時消耗的卡路里,許多智慧型手錶能做到的功能,Liberty 4 也正在跟進中,總結下來,Liberty 4絕對能夠成為2024年最強藍牙耳機沒有之一。
深入瞭解soundcore Liberty 4:健康監測、空間音訊|soundcore Liberty 4真無線藍牙耳機開箱推薦
soundcore Liberty 4
2024最強藍牙耳機
Liberty 4 絕對是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資優生,再加上主打的低延遲特色,讓他成為喜歡打手遊、追劇的用戶的首選。內在優良之餘,外在也有不錯的質感。在降噪、通話、穿戴舒適度、App功能與價格之間取得良好平衡,是非常值得考慮的一款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
第二款、Bose QuietComfort Ultra 降噪耳機
主編小評
Bose QuietComfort Ultra,年度降噪之一,降噪方面有個人專屬量耳調校,它會針對每個人的耳朵去做偵測,達到最好的降噪、聲音表現,降噪的強度我從一代其實就覺得很驚艷了,在大馬路旁開下去那個安靜的程度非常恐怖,實測無論是二代、Ultra都是目前降噪耳機的第一梯隊
音質方面這次可以說是明顯提升,升級成高通驍龍完全體了,Ultra有Snapdragon Sound認證,所以支援aptX Adaptive編碼,這個編碼需要一樣有驍龍認證的手機才可以用這個編碼連線,大家可以上高通網站上查詢那些手機有認證
Ultra的調音依然是以低音為主的調音,低音我覺得相比上一代”質感”有明顯提升,特別是那個低音鼓的Q彈又帶點殘響,鼓更加飽滿有力有震撼感,而且我覺得有些微改善轟耳的狀況,之前會有一種人聲悶悶的聽感,Ultra也有把人聲的表現提亮,但高音女毒一樣不是這個耳機強項,如果很愛女毒請選其他品牌,這次還增加空間音訊,在App裡面叫做沉浸式音效,預設關閉下是立體聲,就是一般聽音樂的聽感,動態的話就是跟大家熟知的空間音訊一樣,另一個是運動,運動的話它會請你左右搖晃你的頭,你的聲音會這樣左右搖擺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強降噪基礎,音質再升級
QC Earbuds Ultra除了在很強的降噪基礎下,更進階在耳機的音質提升非常大,通過了高通驍龍Snapdragon Sound認證,支援aptX Adaptive相比先前AAC傳遞的音質在解析力、細節、震撼力明顯提升不少,基於9,500元的價格下,性價比又提升不少,直上絕對沒有問題
第一款、soundcore Liberty 4 NC
主編小評
soundcore Liberty 4 NC是soundcore歷來最強的主動降噪耳機,高達-50dB的降噪深度,通過SGS認證能降低外在98.5%的環境音。實際體驗之後認為降噪幅度可降低約8成左右,而且對於突然產生的尖銳噪音(如汽車喇叭聲、機車煞車聲)、中頻不規則人聲等頻段上進一步加強了降噪的效果,即便是在大眾運輸上、車水馬龍的大馬路旁邊,也能輕鬆獨享安靜的個人空間。
6個麥克風與AI降噪演算法則讓它的通話能力有一定的保障,另外長達50小時的續航能力也同是一大亮點,超長的續航力能免去頻繁充電的困擾,聲音上也毫不馬虎,通過Hi-Res Wireless金標認證,且能使用LDAC編碼獲得無損音質,11mm的動圈帶來深沉低音、渾圓中音、明亮高音,
結合它的售價僅有$3,790,卻能有跟Bose QC EarBuds 2、Apple AirPods Pro 2相等的降噪能力,無疑是今年CP值最高、最值得購入的降噪藍牙耳機。
深入了解soundcore Liberty 4 NC:頂級降噪 至臻完美|soundcore Liberty 4 NC 真無線藍牙耳機開箱
即日起至智選家官網購買Liberty 4 NC輸入科技說專屬折扣碼【4NCTECH】(全大寫),享入手價$3,490元!(無使用期限)
soundcore Liberty 4 NC
soundcore年度降噪旗艦款
Liberty 4 NC一上市就技驚四座,SGS認證的強勁的降噪效果,同時只有最輕微的耳壓感,帶來近乎完美的降噪體驗。具備LDAC、續航更來到50小時,$3,790的售價是現下CP值最高的降噪耳機。
馬上看2023~2024年最新真無線藍牙耳機橫評
不知道該怎麼選真無線藍牙耳機嗎?科技說為大家獻上2023~2024年最新31款真無線藍牙耳機的評測影片,讓你能仔細了解每一副真無線藍牙耳機!
主動降噪耳機常見問題
不會,主動降噪的原理是發出噪音的反向聲波來抵銷噪音,不只不會對耳朵造成影響,還可以避免噪音影響生理心理。
最常見的推測是主動降噪發出的反向聲波在鼓膜處產生駐波造成內外壓力差,有點類似坐飛機時的狀況,因此大腦誤判是鼓膜受到壓力,進而產生不適感。
主動降噪技術並非近年才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就有類似的想法,其中概念相當簡單,但礙於當時的科技因此只能作為理論研究。
長期接觸噪音會使人生理心理都產生不適感,影響談話之餘干擾睡眠更可能造成精神壓力增長,對聽力也可能造成直接與永久性的傷害。因此支援主動降噪技術的耳機除了聽音樂外也能帶來更好的益處。
Bose QC Earbuds 2、Apple AirPods Pro 2、Sony WF-1000XM5
Sony WF-1000XM5、soundcore Liberty 3 Pro、soundcore Liberty 4、Philips Fidelio T1
soundcore Liberty 3 Pro、soundcore Liberty 4
QCY ArcBuds、soundcore Liberty 3 Pro、soundcore Liberty 4
Bose QC Earbuds、Apple AirPods Pro 2、soundcore Liberty 4、Philips Fidelio T1
3 則留言
理論上擁有IEM監聽外型的Purecore的「被動抗噪」能力 應該要是這六隻裡數一數二的吧?
結果怎麼才4顆星….連airpods pro的「物理隔音」都比它好?有這種事?
確定你們沒打錯分數嗎?
好不容易找到一隻5000以下的anc 被這篇文消火了????????
謝謝你的用心觀看,是我們這邊誤植了Purecore的被動降噪分數,已更正評分了。
非常感謝你的提醒,也對查詢資訊卻發現錯誤資訊的狀況感到抱歉,我們會持續把內容做到精準無誤,也請繼續支持我們!
沒事! 除了這個點以外 整篇文章資訊相當豐富 科普很知識 受益良多 看得出很用心 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