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款氮化鎵GaN充電器推薦!筆電、iPhone都能共用的最佳解
前言
iPhone 12開始不再附豆腐頭充電器

2020年iPhone 12確定移除了豆腐頭充電器,在背後推測是Apple希望iPhone在未來能夠以無線充電為主。移除了充電器,想要獲得不錯的充電效率,就必須要挑選支援PD快充的充電器及Type-C to lightning傳輸線。
除了最常見的iPhone,Apple自2015年開始就把Type-C列為Macbook的充電器規格,截至目前Macbook全系列都使用Type-C作為連接埠,充電瓦數也從30~96W不等。
MacBook附的原廠充電器,體積普遍不小,輸出也都是1 Type-C的設置。Apple iPad Pro、MacBook全系列、iPhone都已支援Type-C的PD快充,擺脫原廠充電器獲得快速充電、方便攜帶及彈性的使用狀況就會是未來消費者著重的部分。
氮化鎵GaN何以興起?
自2019年,氮化鎵開始出現在消費者眼中,其中有兩類產品是普通消費者較容易接觸到的:
第一種是台灣最近開始運營的新世代通訊網路「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在基地台設備中,氮化鎵元件就是至關重要的核心,因氮化鎵可以承受非常高的工作頻率,傳統的矽已開始無法負荷頻率日漸提升的通訊射頻產業,再加上氮化鎵有著高穩定與高功率密度的特性,剛好都吻合5G通訊的需求。
第二類就是Daniel今天要與大家談談的快充充電器,現今3C電子產品的效能越來越高、電池容量越來越大,在這樣雙重的漲幅上,充電器的功率也就跟著水漲船高。
在快速充電器剛推出的幾年,體積一直是硬傷,許多人對高瓦數充電器充滿興趣但體積較龐大無法方便攜帶。而氮化鎵靠著高功率密度的特性,製成功率元件後能讓快速充電器的體積大幅縮小,可以說是普通消費者最能明顯感受氮化鎵帶來好處的產品。
氮化鎵GaN在科技產業的應用
氮化鎵並不是這幾年才發現的化合物,在數10年前就已經有相關的研究了,但科學界一直苦於氮化鎵的高量產難度,因此無法順利的應用在半導體產業。一直到近年磊晶技術有著大幅躍進,氮化鎵才在世人眼前大放異彩。

氮化鎵作為跨時代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相較於傳統的矽基元件,在功率密度、穩定性、工作頻率、導熱性、能源轉換都有非常大的提升,因此科技業將氮化鎵及碳化矽兩種寬能隙材料視為明日之星,氮化鎵容易出現在消費市場,碳化矽則較常使用在工業及運輸。Daniel來跟大家介紹氮化鎵可以應用在哪些產業及產品並帶來什麼樣的進步。
光達LiDAR
LiDAR(光達)相對於傳統的RADAR(雷達),偵測精度非常高,每秒可超過150000次脈衝,而氮化鎵元件相對矽元件能為LiDAR提供更遠、精度更高、反應更快、更高頻率的脈衝次數及超過10倍的開關速度,氮化鎵能讓LiDAR整體的性能大幅躍進,其中LiDAR最常見的應用是高科技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 想了解自動駕駛系統帶來的優點請看這篇
無線充電與快充

隨著使用者對攜帶性及高瓦數的需求,氮化鎵高功率密度的特性得以讓快充充電器獲得超迷你的體積且擁有更多Port的配置。
在無線充電裝置使用氮化鎵元件,可以獲得更高的充電效率,且傳輸距離更遠。不過目前還沒有無線充電板使用氮化鎵功率元件,因此也期待實際應用後能帶來什麼樣的突破與進步。
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需要非常大的空間,維持伺服器系統運作的耗電量也非常高。氮化鎵應用在無橋PFC原件上相較傳統矽基元件的功率密度大幅成長,縮小一半體積並可減少40%以上的能源耗損。對企業來說除了節省大量的電費消耗也更偏向環保節能減碳。
5G通訊

5G可以說是氮化鎵大放異彩的主戰場,做為跨世代的通訊系統,矽基元件已經逐漸無法負荷頻率不斷提升的通訊產業,功率密度高、高穩定、高工作頻率、耗損低等種種特性都能與5G通訊適配。
5G主打的互聯網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任何角落,自動駕駛系統、醫療、航空、高科技農業、智慧居家等等諸多地方。而氮化鎵就是5G射頻元件的重要材料。
AI人工智慧

在科技業已蔚為潮流的AI人工智慧,氮化鎵可藉其特性,給予AI人工智慧更高的效率、更小的體積、更環保節能等優點。
電動交通工具

目前只要說到高科技汽車,多數人會想到TESLA,而TESLA最大的重點就在高性能電動馬達,車子配備了超大容量的電池組,要充飽電池就需要優秀的充電速度與效率,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及碳化矽可以透過體積小與高效率的特性帶來縮減充電器大小、可達97%以上的電能轉換效率。與電動車的適配性非常好。
可以看下方我們拍攝的這支科普影片來更了解氮化鎵這個新興世代的半導體材料。
氮化鎵GaN快充充電器規格
快充充電器的規格不外乎充電瓦數、快充協定、輸出端子、體積等等,這邊挑了幾個Daniel認為值得一提的規格。
氮化鎵GaN晶片

氮化鎵晶片目前競爭並沒有很激烈,在市面上推出的氮化鎵快速充電器中,多半都是以晶片供應商提供的晶片及方案為主,目前最常見的有三大晶片廠商「Navitas納微」、「Power Integrations」、「Innoscience英諾賽科」。
除了Power Integrations,另外兩間都成立不到10年,就讓Daniel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三間位居「氮化鎵晶片」領先集團的公司。

Navitas是拉丁文「能源」的意思,納微成立於2014年,是還很年輕的公司,但創始團隊已在氮化鎵領域研究超過10年且擁有超過200多項專利,除了專利以外也開發了領先業界的諸多技術及硬體,Navitas可以說是氮化鎵半導體業界的領導者。
目前市面上多數充電器使用的氮化鎵晶片就是以Navitas為大宗,小米、AUKEY、Baseus等知名廠商都採用Navitas提供的氮化鎵元件,其中AUKEY還向Navitas訂製了PA系列專屬的OmniaChip™氮化鎵晶片。
Power Integrations, Inc.

Power Integrations成立於1988年,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矽谷,是提供電子功率轉換元件的公司。其中最知名的技術是EcoSmart® ,此技術問世的20餘年已減少了數十億美元的能源浪費及數百萬噸的碳排放,可以看出Power Integrations致力用科技改善全球環境。
使用Power Integrations氮化鎵晶片較知名的廠商有Samsung、Oppo及Anker,在品質獲得手機及配件大廠肯定。
Samsung於原廠45W Type-C快充旅充上使用了氮化鎵元件。在規格上Samsung可以說是隻字未提氮化鎵,相當保守,但也能看出國際一線手機大廠對氮化鎵的表現給予高度評價,才會在自家高瓦數充電器產品使用氮化鎵元件。
Innoscience

Innoscience(英諾賽科)成立於2015年,是相當年輕的一間公司,總部位於中國深圳,目前還在成長中,已獲得中國國內廠商青睞,較有名的為手機廠商魅族。
快充協議

現今內建電池的3C電子產品容量都越做越大,以應付日漸強大的運算能力,像是手機、平板及筆電都有這樣的現象。因此廠商開始研發各種快速充電技術,除了最泛用的PD快充,Qualcomm的QC、Samsung的AFC及PPS、Oppo的VOOC、Huawei的FCP等等各家充電協議玲瑯滿目。
各家的充電速度不一,但常見的就是PD(USB Power Delivery),只要是使用Type-C做為連接埠的裝置就支援,除了常見的筆電及Android手機,iPhone目前也支援PD快充協議。因此只要選購有PD快充的充電器,在充電的效率就已經非常良好。
如果是Android手機用戶,就必須看充電器是否有支援獨家協議,如未支援手機本身的協議就沒辦法獲得量身打造的體驗,但都還是能透過PD快充獲得快速的電力補充。
想更深入了解快充協議可以看以下2篇文章
2023年 5 款推薦氮化鎵GaN快充充電器
這邊 Daniel 整理了 2023 年值得推薦的 5 款氮化鎵充電器,除了最基本的規格,我們也在日常使用與外觀部分做了測試,要讓讀者們看到氮化鎵充電器需要注意的面向。
型號 | Baseus 倍思 GaN3 Pro 65W | 亞果元素 OMNIA F6 65W | InnoWatt GaN PD65W | AUKEY Omnia Mix 4 100W (PA-B7) | IDMIX POWER CUBE (P140) 140W |
連接端子 | 2C1A | 2C1A | 1C | 2C2A | 2C1A |
最高輸出(W) | 65W | 65W | 65W | 100W | 140W |
尺寸(cm) | 3.2*3.2*6.3 | 6.6*4.1*2.9 | 5*5*2.8 | 3.3*7*7 | 7.3*7.3*2.9 |
重量(g) | 114.1 | 106.7 | 105.9 | 205.5 | 273.6 |
折腳設計 | O | O | O | O | O |
快充協議 | PD3.0、QC3.0、QC4.0、PPS、AFC、SCP、FCP | PD、PPS、QC、AFC、FCP、SCP | PD3.0、QC3.0、PPS | PD3.0、QC3.0、AFC、FCP | PD3.0、QC3.0、 PPS |
第1款. Baseus 倍思 GaN3 Pro 65W

Port配置 | 2C1A |
最大輸出瓦數(W) | C1:65W MAX C2:65W MAX USB-A:60W MAX C1+C2:45+20W C1+USB-A:45+18W C2+USB-A:5V/3A(15W) C1+C2+A:45W+5V/3A(15W) |
快充協議 | PD3.0、QC3.0、QC4.0、PPS、AFC、SCP、FCP |
尺寸(cm) | 3.2*3.2*6.3 |
重量(g) | 114.1 |
折腳插頭 | O |
倍思在 2019 年從出過一款 65W 2C1A 氮化鎵 GaN,是當時網路上聲量相當高的一個產品,倍思 GaN3 Pro 是 2023年推出的新一代產品,GaN3 Pro 的尺寸相當小巧,只有 3.2*3.2*6.3cm。
GaN3 Pro 充電口為 2 個 USB-C、1 個 USB-A 配置,最高支援到 65W 輸出,充 13 吋 MacBook Pro 、iPad Pro 以下的裝置都沒有問題。而且 USB-A 的最高輸出可以到 60W,是同級產品中較少見的規格。
在側邊上方的藍色燈光頗有科技感,做工相較前一代,在折腳插頭加強不少,雖然台灣目前尚未有代理商正式引進此產品,但考量到價格千元不到,確實是可以考慮的平價充電器選擇。
第2款. 亞果元素 OMNIA F6 65W

Port配置 | 2C1A |
最大輸出瓦數(W) | C1:65W MAX C2:65W MAX USB-A:30W MAX C1+C2:45+18W C1+USB-A:45+18W C2+USB-A:5V/3A(15W) C1+C2+USB-A:45W+5V/3A(15W) |
快充協議 | PD、PPS、QC、AFC、FCP、SCP |
尺寸(cm) | 6.6*4.1*2.9 |
重量(g) | 106.7g |
折腳插頭 | O |
亞果元素 OMNIA F6 也是近 2 年討論度居高不下的 65W 充電器,可一手掌握的小巧體積(6.6*4.1*2.9cm),2C1A 的充電孔設計可以一次為 3 台裝置充電,在日常使用的情況是非常充足的,而且最高 65W 輸出也能為 13 吋 MacBook Pro、iPad Pro 以下的裝置供電。
雖然 OMNIA F6 的插腳設計比較鬆散,插在壁插上會有比較明顯的不安定感,但整體而言,OMNIA F6 確實是能省下包包空間、方便日常攜帶使用的多孔充電器。
第3款. InnoWatt GaN PD65W

Port配置 | 1C |
最大輸出瓦數(W) | C:65W |
快充協議 | PD3.0、QC3.0、PPS |
尺寸(cm) | 5*5*2.8 |
重量(g) | 105.9 |
折腳插頭 | O |
InnoWatt GaN PD65W 可以說是 5 款充電器中重量最輕的一款充電器,雖然只有一個 USB-C 充電孔,和 Apple 豆腐頭一樣,一次只能充一台裝置,使用彈性較受限,但單孔即可提供最高 65W 輸出,不僅可充手機、iPad Pro等裝置,也足以用來充 13 吋以下的 Macbook Pro 和文書型筆電,很適合需要常帶著筆電移動的上班族、學生族,若希望可以一次充多裝置,也可以加購三口 USB 擴充轉接器(PD165-3P),就能一次充 3 台裝置。
InnoWatt GaN PD65W 可以說是做工相當良好的 65W 充電器,可穩固插在壁插上不鬆動,插腳收起的阻尼感也相當扎實,也是 5 款充電器中充電溫度最低的充電器。
第4款. AUKEY Omnia Mix 4 100W (PA-B7)

Port配置 | 2C2A |
最大輸出瓦數(W) | C1:100W MAX C2:100W MAX A1:12W MAX A2:12W MAX C1+C2:45W+45W C1+A1:65W+12W C1+A2:65W+12W C2+A1:65W+12W A1+A2:5V/2.4A(12W) C1+A1+A2:45W+5V/2.4A(12W) C1+C2+A1:45W+45W+5V/2.4A(12W) C1+C2+A2:45W+45W+5V/2.4A(12W) C2+A1+A2:45W+5V/2.4A(12W) C1+C2+A1+A2:45W+45W+5V/2.4A(12W) |
快充協議 | PD3.0、QC3.0、AFC、FCP |
尺寸(cm) | 3.3*7*7 |
重量(g) | 205.5 |
折腳插頭 | O |
AUKEY 在美國市場是有名的配件大廠,PA-B7 是旗下 Omnia 氮化鎵系列中輸出瓦數、孔數最多的充電器 ,2A2C孔位配置、兩個 USB-C 都可以單孔輸出 100W 最高功率,足以幫14、15 吋 MacBook Pro 以下的型號、裝置充電。
不過,因 PA-B7 做工很實在,重量幾乎是 65W 充電器的一倍,約是 205.5 公克,雖大小無法一手掌握,但體積仍比14吋 MacBook Pro 的原廠充電器小,會比較推薦固定在辦公室或家中使用。
PA-B7 另一大特色就是 2 個 USB-C 孔可同時各輸出 45W,等於可以幫 2 台文書型筆電或13吋 MacBook Pro 以下的型號充電,甚至 USB-A 也能給足12W,也就是同一時間可以幫 2 台筆電、1台手機充電,使用上有很大的彈性。
第5款. IDMIX POWER CUBE (P140) 140W

Port配置 | 2C1A |
最大輸出瓦數(W) | C1:140W Max C2:100W Max USB-A:30W Max C1+C2:100W+20W C1+USB-A:100W+18W C2+USB-A:10W+10W C1+C2+USB-A:100W+10W+10W |
快充協議 | PD3.0、QC3.0、 PPS |
尺寸(cm) | 7.3*7.3*2.9 |
重量(g) | 273.6 |
折腳插頭 | O |
IDMIX 是在 2014 年成立的設計師品牌,也是蘋果的第三方配件授權製造商。2023年新推出的 P140 充電器不只採用氮化鎵還有矽化碳材質,充電協議支援最新的 PD 3.1, 單孔最大輸出瓦數可達140W,足以觸發 16 吋 Macbook Pro 的快充!
IDMIX P140 的 2C1A 設計,可以同時為手機、筆電及平板等 3 個裝置充電,體積、重量會比 Aukey PA-B7 稍大,但約是 Apple 原廠 140W 充電器的 3/4,和 Apple 原廠 61W 充電器一樣大,也是比較適合在固定地點使用的充電器。
實測
對於充電器大家最在意的當然還是充電速度,這邊 Daniel 幫大家測試了 5 款充電器分別充iPhone 14 Pro、14吋 MacBook Pro(M1)、16吋 MacBook Pro(M1)、Windows 文書筆電這 4 種常見裝置的輸出表現。
iPhone 14 Pro充電實測
iPhone 14 Pro | 輸出瓦數(W) |
Baseus 倍思 GaN3 Pro 65W | 20.25 |
亞果元素 OMNIA F6 65W | 20.80 |
InnoWatt GaN PD65W | 20.21 |
AUKEY Omnia Mix 4 100W (PA-B7) | 21.57 |
IDMIX POWER CUBE (P140) 140W | 21.20 |
在 iPhone 14 Pro 的部分,我們用有 MFi認證 的 AUKEY CB-AKL4 充電線來測試。
iPhone 14 Pro 支援 20W 以上的 PD 快充協議,5 款充電器都可在 iPhone 14 Pro 電量低於 20% 時,給予 20W 左右的充電瓦數,觸發 iPhone 的快充功能。




14吋 MacBook Pro(M1)充電實測
14吋 MacBook Pro(M1) | 輸出瓦數(W) |
Baseus 倍思 GaN3 Pro 65W | 64.75 |
亞果元素 OMNIA F6 65W | 64.83 |
InnoWatt GaN PD65W | 65.62 |
AUKEY Omnia Mix 4 100W (PA-B7) | 87.83 |
IDMIX POWER CUBE (P140) 140W | 89.30 |
在 14吋 MacBook Pro 的部分,我們用最高輸出 100W 的 AUKEY CB-CD21 充電線來測試。
可以看到最高瓦數到 65W 的倍思、亞果、InnoWatt 都很接近最高輸出瓦數全力充電。AUKEY PA-B7 和 IDMIX P140 也都能輸出 90W 左右,也算接近 14吋 MacBook Pro 的最大 96W。





16吋 MacBook Pro(M1)充電實測
16吋 MacBook Pro(M1) | 輸出瓦數(W) |
Baseus 倍思 GaN3 Pro 65W | 63.79 |
亞果元素 OMNIA F6 65W | 63.92 |
InnoWatt GaN PD65W | 64.63 |
AUKEY Omnia Mix 4 100W (PA-B7) | 95.89 |
IDMIX POWER CUBE (P140) 140W | 97.53 |
在 16吋 MacBook Pro 的部分,我們用隨 16吋 MacBook Pro 附的原廠充電線來測試。
倍思、亞果、InnoWatt 最高輸出為 65W 充電器,都能全力輸出。AUKEY PA-B7 也能輸出 95W,接近 PA-B7 單孔能提供的 100W 最大輸出功率。IDMIX P140 提供的功率最大,但推測是因環境溫度不夠低、CPU 及 GPU 效能未達最高發揮,以及 Macbook 的電池保護機制等因素,所以未能到 140W 最高輸出。





不過,在我們針對可以提供大瓦數輸出的 AUKEY PA-B7 和 IDMIX P140,同時為 2 台 16吋 MacBook Pro 充電的實測中, IDMIX P140 在 2 個 USB-C 孔同時供電的情況下,C1 孔仍可穩定保持 95W 左右的高輸出!


Windows 文書筆電充電實測
Windows 文書筆電 | 輸出瓦數(W) |
Baseus 倍思 GaN3 Pro 65W | 53.67 |
亞果元素 OMNIA F6 65W | 53.86 |
InnoWatt GaN PD65W | 54.38 |
AUKEY Omnia Mix 4 100W (PA-B7) | 54.54 / 96.62 Max |
IDMIX POWER CUBE (P140) 140W | 53.96 / 95.28 Max |
在 Windows 文書筆電的部分,我們用最高輸出 100W 的 AUKEY CB-CD21 充電線來測試。
可以看到無論是最高瓦數破百,或是 65W的充電器輸出瓦數都在 55W 左右,沒有到 65W,推測是因電腦處於待機狀態,沒有出全力充電,或是筆協議,但可以看到 AUKEY PA-B7 和 IDMIX P140 瞬間都可以輸出到 95W 左右,接下來會慢慢降到 55W 左右,穩定充電。





內外做工及溫度表現
外觀
多數人選購東西不只看規格與價格,很多時候外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部分來讓大家仔細看看 5 款氮化鎵充電器的外觀設計。
Baseus 倍思 GaN3 Pro 65W

倍思 GaN3 Pro 65W 充電器是純黑設計,除了有印上Logo、65W字樣外,在充電孔旁有標示 C1、C2、USB 與電力的 icon。

充電器的側邊上方有顆藍色LED燈,只要插上插座就會亮起,可以很直覺判斷充電器是否有在運作。
亞果元素 OMNIA F6 65W

亞果元素這顆 65W 氮化鎵充電器與倍思 65W 類似,都是以黑色為主,但材質用久了容易出油,充電孔有做橘色的跳色設計。除了 logo 字樣以外,充電器正面也有印上C1、C2,比較特別的是最下方的 USB-A 有標示適用的充電協議。

比較美中不足的是,F6 充電器插角收起時,會突出一小截在外,若要外出攜帶,要注意收納問題,以免不小心刮花包包裡的手機、筆電等東西。
InnoWatt GaN PD65W

InnoWatt 採霧面純白的配色加上方形設計,收起插角的阻尼感可以說是 5 款充電器中最強的,有明顯的回饋手感。

比較可惜的是插腳收起後,會比充電器略短一些,所以會需要用指甲將插腳頂起,或摳起,比較難拿。

整體設計很簡潔,充電孔上有寫支援的協議,以及最大輸出瓦數。
AUKEY Omnia Mix 4 100W (PA-B7)

AUKEY PA-B7 算是體積較大的氮化鎵充電器,磨砂質感做得非常棒,在耐髒度上也非常優秀,用了一段時間還很新,對於不喜歡產品過一段時間就髒掉的人來說是個大優點。

正面上方有白色燈光,充電器旁邊 icon 都是刻印的,與大多數印刷的比起來質感好上不少。

也在 USB-C 充電孔附近刻上筆電的圖示,可以很直覺判斷。
IDMIX POWER CUBE (P140) 140W

IDMIX P140 是本次充電器中,用色最活潑大膽的充電器,跳色外觀顛覆人們對充電器的刻板印象。

P140 體積和 65W 的蘋果原廠充電器一樣大,充電孔旁的字樣是用印刻上去的,C1孔還有特別標示採用最新 PD3.1 充電協議,最大功率可支援到 140W。

溫度表現
氮化鎵的材料特性還有「散熱快」這項特點,這邊我們也準備了溫度槍來對使用 20 分鐘後的 5 款充電器量測溫度。
使用20分鐘後溫度 | 溫度(˚C) |
Baseus 倍思 GaN3 Pro 65W | 45.9 |
亞果元素 OMNIA F6 65W | 44.7 |
InnoWatt GaN PD65W | 38.7 |
AUKEY Omnia Mix 4 100W (PA-B7) | 43.4 |
IDMIX POWER CUBE (P140) 140W | 40.7 |
在溫度測試中,InnoWatt、IDMIX 這 2 款氮化鎵充電器在溫度表現上比較好,其中 InnoWatt 是最低的僅 38.7˚C,其次是IDMIX P140 是 40.7˚C,倍思最高來到 45.9˚C,雖然 5 顆充電器在充電 20 分鐘後明顯上升,不過,都可在停止充電 1 分鐘後,降到微涼的正常溫度,表現出氮化鎵散熱速度極快的特性。





折腳扎實度
除了外觀,Daniel 認為產品組裝的扎實度同樣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想要產品用的長久,除了良好的使用習慣,產品本身也要有足夠的品質才行。這邊我們測試了 5 款氮化鎵充電器折疊插腳的扎實度讓大家參考。
摺疊插腳扎實度 | |
Baseus 倍思 GaN3 Pro 65W | 較鬆散 |
亞果元素 OMNIA F6 65W | 較鬆散 |
InnoWatt GaN PD65W | 緊實 |
AUKEY Omnia Mix 4 100W (PA-B7) | 緊實 |
IDMIX POWER CUBE (P140) 140W | 緊實 |
摺疊插腳扎實度和耐用度相關,才不會用不到幾個月就完全鬆掉。
5 款充電器的插角在摺疊收起時,都會感受到牢靠的阻尼感,Baseus GaN3 Pro 和亞果元素 OMNIA F6 略遜一籌的地方在於,將充電器從充電座拔起時,插腳因較鬆散,容易歪斜。其他充電器在拔起時,可感受到手感扎實度非常好。
壁插穩定度
這 5 款氮化鎵充電器都是壁插(Wall Charger),因此常會插在牆壁的插座或是延長線上,不少人都會有充電器插到後來快掉下來的經驗那這也是整體設計及插腳扎實度會影響的地方,我們也測試了壁插狀態下,5 款充電器的穩定度分別是如何。
壁插穩定度 | |
Baseus 倍思 GaN3 Pro 65W | 較不穩 |
亞果元素 OMNIA F6 65W | 較不穩 |
InnoWatt GaN PD65W | 穩 |
AUKEY Omnia Mix 4 100W (PA-B7) | 穩 |
IDMIX POWER CUBE (P140) 140W | 穩 |
Baseus GaN3 Pro 和亞果元素 OMNIA F6在這部分與折疊插腳相同,表現都稍微遜色,在插座上會有比較大的鬆動感,AUKEY 的 PA-B7、IDMIX P140 因體積較大,插在插座上晃動時,會有點不穩,但因為需要花點力氣才能把充電器拔出插座,所以還是有良好的穩定度。
安全標章
電器產品除了查看廠商本身給出的規格與技術,要獲得更公正的評斷就是透過第三方實驗室或是國家檢驗,只要獲得標章認可,就能確保產品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品質。
Baseus 倍思 GaN3 Pro 65W
倍思的部分因沒有在台灣上市,我們買的是陸版水貨,在標章上只獲得中國的CCC認證。
亞果元素 OMNIA F6 65W
亞果元素 OMNIA F6 在安全標章上有歐盟CE安全評估認證、歐盟有害物質限制RoHS認證標章、美國FCC安全評估標章,另外,還有通過台灣的BSMI認證。
InnoWatt GaN PD65W
InnoWatt 在檢驗上有獲得美國的認證機構評估 ETL、FCC安全評估標章、歐盟的CE安全評估認證、有害物質限制RoHS認證標章,還有通過台灣的BSMI認證,在安全上有一定品質。
AUKEY Omnia Mix 4 100W (PA-B7)
AUKEY Omnia PA-B7 在標章上有獲得歐盟CE、RoHS有害物質限制等認證,在國內則有台灣BSMI認證。
IDMIX POWER CUBE (P140) 140W
許多人對於大瓦數充電器的安全疑慮較大,IDMIX P140 除了有較常見的美國FCC安全評估標章、歐盟RoHS有害物質限制、台灣BSMI認證外,比較特別的是還有通過日本 PSE 電器認證、美國認證機構 UL 評估,多項認證讓安全更有保障。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氮化鎵充電器?
在看完詳細的外觀、規格、實測後,應該還是不少人會對自己需要及適合哪款氮化鎵充電器感到困惑,Daniel這邊整理幾個需求與面向,讀者可以依據自己的器材與使用習慣來挑選。
氮化鎵充電器 | 適合的族群 |
Baseus 倍思 GaN3 Pro | 1. 使用13吋 Macbook Pro 以下型號的果粉 2. 需要同時充 3 個裝置(2C1A) 3. 追求便攜的人 4. 價格導向,追求平價的人 |
亞果元素 OMNIA F6 | 1. 使用13吋 Macbook Pro 以下型號的果粉 2. 需要同時充 3 個裝置(2C1A) 3. 追求便攜的人 |
InnoWatt GaN | 1. 使用13吋 Macbook Pro 以下型號的果粉 2. 不需充多個裝置(1C) 3. 較重視安全性、充電散熱的人 4. 追求便攜的人 |
AUKEY Omnia Mix 4(PA-B7) | 1. 使用14吋 Macbook Pro 以下型號的果粉 2. 使用文書型筆電的人 3. 需要同時充 4 個裝置(2C2A) |
IDMIX POWER CUBE (P140) | 1. 使用 15、16 吋 Macbook Pro 以下型號的果粉 2. 使用高階筆電、電競筆電的人 3. 需要同時充 3 個裝置(2C1A),且其中一款是筆電的人 |
除了這 5 款GaN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外,還有其他推薦的款式嗎?
AUKEY Omnia Duo 65W(PA-B4)

除了上面介紹到的AUKEY PA-B7,這邊也有體積更小、重量僅108g、設計語言一致的PA-B4。插腳同樣扎實,總輸出瓦數是65W,具備兩個USB-C孔,如果你手上用是13寸的Macbook Pro、Macbook Air,或是文書取向的筆電,PA-B4的65W完全可以同時幫你的筆電跟手機充電。
在雙孔輸出之下,兩孔分別會以45W、18W的功率輸出,算是在體積跟功率上取得不錯平衡點的一款充電器。
不需要這麼高瓦數的充電器有什麼選擇嗎?
如果你不需要高瓦數的氮化鎵充電器,只是想拿來充手機、耳機、行動電源這些東西,但還是想要有輕巧好攜帶特性的話,Daniel推薦AUKEY Omnia Mini PA-B1與IDMIX PD POWER CHARGER 20W這2款充電器。
AUKEY Minima 30W

可以適配Apple生態系,30W的充電容量也算足夠,可以符合iPhone 13、iPad 或是Macbook的PD快充使用。體積也比起iPhone原廠的充電頭更小,且附上折疊插腳也方便許多。
再加上它也支援PPS協議,所以其實不論是最新的iPhone 14,還是Samsung手機的25W超快速充電它都能配合,是PD充電器蠻好的一個選擇。
AUKEY Omnia Mini PA-B1 20W

雖然是Omnia系列產品,不過PA-B1並沒有使用氮化鎵GaN功率元件。跟Apple的5W豆腐頭乎相同尺寸,輸出卻有多達4倍的20W。在外觀與質感也都保持Omnia系列的磨砂質感。
在快充協議上支援PD3.0、高通QC3.0、三星AFC、華為SCP等多種協議,從最新的iPhone 12系列到Android手機都能支援快充,不管你用什麼品牌的手機都能有良好的充電體驗。
Choetech PD 30W(PD5007)

這款Choetech PD 30W快充個頭也是小小一個,外觀採用霧面的磨砂材質,跟Apple祖傳的原廠5W豆腐頭體積差不多,但擁有30W的快速充電,同樣支援PD/QC快充,無論是輕薄筆電、iPad、藍牙耳機、智慧手錶、手機等等的裝置都可以使用,如果不喜歡黑色的充電頭,想要購買白色款式的就可以看看這款Choetech PD 30W。
氮化鎵GaN快充充電器常見問題
氮化鎵充電器的體積都非常小巧,不只攜帶性佳更兼顧了快速的充電速度
多數快充技術是廠商為自家產品研發的特規,在充電效率上通常是低電量時才能感受到差異,因此選購有PD快充協議的快充充電器就能獲得不錯的充電速度
品質不佳的充電線不耐用、無法發揮完整充電速度且在安全性上更是有疑慮,因此我們建議充電線值得多花點錢選購好一點的產品
每個人的需求與使用方式不同,如果不需要一次充很多裝置,選擇單孔的配置可以獲得更精巧的體積與重量
摺疊插腳只要組裝扎實度好,耐用度都非常好,如Apple MacBook原廠充電器都是採用摺疊插腳設計,使用數年也依舊扎實。
如果只要拿來充手機像iPhone,沒有其他像筆電等需求。那20W左右的充電器就很充足還可以兼具體積。
延伸閱讀
隨放即充,解放雙手|Choetech T575-F-MFM、T586-F無線充電座開箱
第三代黑科技半導體材料應用|AUKEY Omnia氮化鎵GaN快充充電器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