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關於科技說

    科技本來就應該用「說」的,用更淺顯易懂的方式,讓用戶在現今資訊爆炸時代能快速獲得重點。

    介紹科技,用說書人的方式,將書籍或繁雜的資訊,用最簡單白話的方式說給你聽,就是科技說 “TechTeller”的由來。

    喧囂的世界,你需要一副主動降噪耳機

    降噪耳機不是一個新概念商品,其實早在10年多前,降噪耳機的領航者Bose就推出了Bose QuietComfort 3,那時候主要都是用於頂級航班的頭等艙的試聽設備。直到2016年6月QuietComfort 35 (QC35)的首次推出開始真正進入大眾市場,2017年9月QuietComfort 35 II的迭代更新,才真正引爆了主流市場的需求。2019年還推出令人期待的新品Bose Noise Cancelling Headphones 700(Bose NC700)

    總完整數據連結: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FDMKu5JCgJqBtPNXsojV2JU-Z79vByBk-pzQzQPPF8E/edit?usp=sharing

    降噪的原理

    降噪耳機原理與流程

    降噪耳機的原理:三個裝置(拾音器、降噪晶片、喇叭)的協同產生的。

    麥克風(拾音器)

    麥克風通常會置於耳罩的內側或外側,負責去聆聽與偵測無法用物理結構隔絕的外部聲音。

    降噪處理器(降噪器) 

    降噪處理器 (簡稱:降噪器),會偵測從麥克風的聲音輸入,然後描繪出噪音的形態,像是頻段、聲波振幅。然後降噪處理器會產生與噪音對立,180°相反的反向聲波

    揚聲器(喇叭)

    從降噪器製造出來的反向聲波會跟正常的音樂,一起被傳輸進入耳機的喇叭。雖然反向聲波會以破壞性的方式去消除噪音,但是不會影響正常音樂的音樂的音樂聲波,請放心。

    主動 vs 被動降噪

    主動降噪vs被動降噪之 3大降噪耳機類別

    隔音耳機  (物理抗噪耳機)

    英文稱為Passive Noise Cancellation 或稱Noise Isolating,透過物理設計、結構設計、貼耳的封閉程度..等方式,去緊密的貼合耳朵以達到減低噪音效果的耳機,或稱為“ 被動抗噪耳機 ” “ 物理降噪耳機 ” 。相較於主動降噪耳機來說,製造工藝更簡單,所以基本上市面上銷售的耳機99% 都是屬於隔音耳機,譬如:監聽耳機、電競耳機..等,只要不具備主動降噪器的耳機都在此類。

    降噪耳機 (抗噪、消噪耳機)

    英文稱為Noise Cancellation ,主動降噪耳機則是具備主動降噪器的耳機,透過耳機上面的降噪麥克風去偵測外界噪音,利用降噪處理器產生反向聲波去跟外界噪音的正向聲波相抵,達成主動降噪的效果。主動降噪耳機除了自身物理被動抗噪效果以外、再加上主動抗噪效果,能夠有效地消除環境的噪音,所以也越來越受到歡迎。

    自適應降噪

    英文稱為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嚴格來說,自適應降噪耳機也屬於主動降噪耳機的一種。用戶可以透過按鍵或環境感知的方式去調整降噪程度的高低。市面上高端的降噪耳機有些具備“智能降噪程度調整” “環境音”等切換功能,造價通常比較高。甚至SONY的高階降噪耳機還可以透過手勢感應區切換環境模式與降噪模式。在人車擁擠的環境中,可以快速切換到環境音模式來與人通話,或感知環境周圍的聲音來降低降噪係數以提高安全性。

    主動降噪的技術類型

    主動降噪技術類別:前饋 vs 反饋 vs 複合式降噪

    前饋式降噪 “Feed-Forward ANC”

    降噪麥克風在耳罩外面,麥克風會比聽者先收到聲音,然後降噪晶片會開始處理噪音並且產出反向聲波,最終將處理後的訊號發送到耳機上面的喇叭,再給聽者聽到

    優點:因為麥克風比聽者更快收到噪音,所以有更多時間回應並產生反向聲波。所以前饋式降噪更適合用來降低1-2Khz的高頻噪音

    缺點:前饋降噪的缺點是無法聽到自身發出的反向聲波,所以自適應調節性較差。這種降噪方式會自動假設聽者不會聽到任何噪音,而認為降噪工作已經結束了。如果聽者不小心將左右耳放置錯誤,或是佩戴在很奇怪的角度,副作用則會造成加強某些頻率的某些噪音

    另外,前饋降噪只能處理小範圍的頻率。尤其在1kHz左右可以很明顯降噪,但是低於1kHz的頻率噪音處理就有待加強,主因就是因為前饋降噪麥克風更靠近外界,對於風聲更加敏感。

    反饋式降噪 “Feedback ANC”

    降噪麥克位於耳罩裡面、喇叭前面,所以反饋式降噪麥克風可以跟聽者聽到最後降噪處理後的聲音。

    優點:因為麥克風聽到跟聽者一樣的聲音,所以反饋式降噪麥克風能更快的因應變化並且修正訊號。反饋式降噪可以處理的頻率會比較寬廣,即使聽者耳機戴耳機的方式不正確,或是沒有完整包覆耳朵也沒關係,反饋式降噪仍然在接受範圍內可以正常運作。

    缺點:對於高頻段的處理較差,跟前饋式降噪相比,在處理1-2kHz頻段的噪音相對較弱。如果降噪設計得不好的話,離喇叭太近時有可能會產生令人不舒服的高顫音。所以反饋式降噪耳機的設計師就很重要啦!設計師必須要將麥克風收到的“ 噪音與音樂聲 ”一起納入設計考量,不然就有可能會過濾掉好聽的低頻音。

    複合式降噪,或稱混合式降噪  “Hybrid ANC”  

    複合式降噪的麥克風會分別置於耳罩的內側與外側,內外側都會各放1個,所以雙耳就是4個,降噪mic數量是前饋或反饋的兩倍

    優點:同時具備前饋與反饋式降噪的優點,複合式降噪可以處理大多頻率可以快速適應與修正訊號。對於聽者各種佩戴耳機的方式,對降噪結果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缺點:因為同時具備內外側麥克風的關係,麥克風數量是前饋或反饋的2倍,所以需要更專業的結構設計師來設計降噪耳機。因為兩倍數量降噪麥克風關係,可能導致收進太多不必要的“ 白噪音 white noise”,這是所有複合式降噪麥克風都面臨的聲學、降噪、結構的設計問題。因為技術開發的門檻原因,所以複合式降噪耳機大多數時候都比較昂貴

    降噪訊號方案:數位 vs 類比降噪 (Digital ANC vs Analog ANC)

    數位降噪晶片方案 vs 類比降噪晶片方案

    當設計降噪耳機的時候,大多數的工程師會希望採用數位降噪系統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來處理噪音與產生反向聲波。數位降噪系統好處就是有軟體調校,甚至在耳機製作出來之後也可以調校,不過會衍生一些問題。例如:數位降噪系統通常需要更大的功耗所以耗電更會更加大

    數位降噪

    數位降噪系統因為訊號處理需要很快,有時候跟不上就會產生一些延遲。由於進來的噪音需要先被轉換為數位訊號才能進行降噪處理,然後再傳輸到耳機的喇叭,這就會有機率會發生30ms左右的延遲。雖然聽起來不是很大的延遲,但就降噪這件事情來說,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後果。

    類比降噪

    類比降噪則需要更多專業的工程師來調校耳機,大多會有更好的降噪結果。類比降噪耳機則會有更好的續航能力對於噪音的因應速度也會更快

    佩戴方式? 入耳 vs 真無線 vs 耳罩

    降噪耳機的形態差異 (by佩戴方式)

    雖然這篇文章以介紹耳罩式耳機為主,但我們還是科普一下因為佩戴方式延伸出來的三種佩戴方式。如果你對於入耳式耳機有興趣,也可以看我們之前寫的這篇 降噪耳機你只聽過Sony和Bose嗎?再推薦你五款入耳式降噪耳機。對真無線有興趣可以看這篇 CP值先決!2019年8大新創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

    降噪耳機依據佩戴方式不同,一般分為耳罩式耳機入耳式耳機真無線耳機。以降噪效果來說,耳罩式耳機的降噪效果是最好的,因為它能完整的Cover住聽者的耳朵,所以在物理被動抗噪效果也是相當好的。但由於耳罩式耳機通常會比較笨重,所以有些用戶會傾向選擇前兩種降噪耳機來換取便攜性。

    貼耳式耳機則是相對耳罩式耳機更加舒適,但降噪效果沒這麼好。

    入耳式耳機由於直接深入耳道的關係,所以降噪效果跟ANC搭配起來也相當好,非常方便攜帶,但是也有些用戶不喜歡入耳式耳機的侵入感,覺得不舒服。

    降噪效果

    耳罩式 >入耳式 >貼耳式 >真無線

    舒適程度

    真無線>入耳式>貼耳式>耳罩式

    降噪深度

    那降噪的部分我覺得大家先看圖吧,而且我會把那些虛標的品牌商抓出來,那我們先把達標或是超標的整理給大家我們會按照價格排序,那如果原廠沒有標的我們最後再給大家參考

    那很不幸的30副耳機只有5副耳機原廠有標記降噪深度,那因為我們人耳平均能聽到頻段大約會落在20到2萬這個區間,所以我們就先抓這段出來平均,目前原廠有標記的這5款這樣看起來是沒有達標的

    絕大多數的品牌他們會以產品本身能降噪的最大深度,那這五款耳機在特定的某些頻段也確實有達標原廠提供的數據,但我認為應該要看的是20到2萬這個區間平均的降噪深度會比較有參考價值,因為這等於整體的降噪水平體驗

    型號原廠數據20-20K實驗室數據平均深度
    Dyson Zone40dB32.21
    Cleer Alpha40dB35.35
    漫步者 WH950NB45dB35.56
    漫步者 W820NB PLUS43dB37.94
    QCY H3 43dB31.45

    我們彙整了所有降噪的數據,整理成了4個梯隊,第一梯隊我的定義在降噪深度36分貝以上,第二梯隊在35分貝,第三梯隊30到34分貝,最後第四梯隊則是30分貝以下的

    其中有一個產品我只能說非常厲害,就是漫步者 W820NB Plus,它才新台幣2390元,降噪能力已經跟萬元耳機頂級降噪耳機差距甚少,那你說跟數據最強的XM5差別在哪,如果我們拉開它完整的數據可以發現,如果以降30分貝為基準的話,XM5在80到1260以及2000到1萬5這兩個區間有降到30分貝,那漫步者 W820NB Plus則在1400到1萬6這個頻段降幅比較深,所以XM5針對低頻噪音的降噪能力比較強,漫步者則是比較針對中高頻去做降噪

    第一梯隊(降噪深度36分貝以上)Sony WH-1000XM5(38.19dB)、漫步者 W820NB PLUS(37.94dB)、B&W PX7 S2e(37.18dB)、B&W PX7 S2(36.62dB)、Bose QuietComfort Ultra(36.57dB)
    第二梯隊(降噪深度35分貝左右)Beats Studio Pro(35.88dB)、Apple AirPods Max(35.87dB)、B&W PX8(35.6dB)、漫步者 WH950NB(35.56dB)Cleer Alpha(35.35dB)、XROUND VOCA MAX(35.08dB)、soundcore Space One(35.06dB)
    第三梯隊(降噪深度30到34分貝區間)森海塞爾ACCENTUM Wireless(34.6dB)、SHURE AONIC 50 Gen2(34.57dB)、Philips TAH7508(33.22dB)漫步者 WH700NB(32.67dB)、YAMAHA YH-L700A(32.55dB)、SHURE AONIC40(32.46dB)、Dyson zone(32.21dB)、JBL Tune 770NC (31.95dB)、森海塞爾ACCENTUM Plus Wireless(31.64dB)、QCY H3 (31.45dB)、Sony WH-ULT900N/H(31.45dB)、B&O HX(30.78dB)、final UX2000(30.3dB)
    第四梯隊(降噪深度30分貝以下)鐵三角 ATH-S300BT(29.83dB)、JBL Tour One M2(29.39dB)、森海塞爾Momentum 4 Wireless(26.47dB)、漫步者 S3(23.45dB)、B&O H95(20.37dB)

    耳壓

    那耳壓感就真的是我自己的主觀了,分為輕中重三個等級,這部分就完全是參考而已,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且我有去詢問過通常降噪越強的耳壓感會越強,很可惜目前我沒有找到相關的專業儀器可以測試,如果有相關行業的朋友知道怎麼測試的話,可以下面留言跟我說 感謝!

    漫步者 WH700NB、QCY H3、漫步者 W820NB PLUS、Sony WH-ULT900N/H、Sony WH-1000XM5、森海塞爾Momentum 4 Wireless、Bose QuietComfort Ultra、Apple AirPods Max、B&W PX8
    Philips TAH7508、soundcore Space One、final UX2000、鐵三角 ATH-S300BT、JBL Tune 770NC、Cleer Alpha、、森海塞爾ACCENTUM Plus Wireless、SHURE AONIC 50、B&W PX7 S2e、YAMAHA YH-L700A、Dyson zone
    漫步者 WH950NB、SHURE AONIC40、XROUND VOCA MAX、森海塞爾ACCENTUM Wireless、JBL Tour One M2、B&W PX7 S2、Beats Studio Pro、B&O HX、B&O H95

    購買耳罩式藍牙耳機的考量因素

    購買降噪耳機的考量因素

    降噪效果如何

    除了耳罩式耳機都具備的被動降噪效果,關於主動降噪效果的評估,購買前還要考慮到降噪晶片、降噪的方式(前饋?反饋? 複合式?),是採用類比降噪方案還是數位降噪方案?佩戴的方式(入耳?耳罩? 貼耳?) 這些因素都會大大影響到降噪的效果。

    一般來說複合式降噪+數位降噪+耳罩式耳機的搭配效果最好

    音質水準

    音質水準在耳機上,最直接影響就是聲學與腔體構造的設計驅動單元的大小。主觀因素來說,耳機的調音師對耳機的EQ出廠調校也非常重要,是強調重低音?均衡音?還是高音優先,這個則是相對主觀的,所以對於EQ sound signature有要求的聽者一定要自行測試才會準確。

    除了耳機本體上,音源也是極其重要的因素所以不要買了好耳機忘了音源。音源是否為無損,音頻格式是什麼?音源輸出裝置是否能夠傳輸高品質的音源也相當重要。

    比較入門的當然就是基本的SBC、AAC,價格再往上的話就有分aptX、LDAC、LHDC,那真的要支援這三個編碼的手機其實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基本就只有大陸品牌的手機才有機會全吃滿,其他的幾乎就是半殘半殘的所以選擇喜歡的耳機前也還要確定自己主要連線的裝置是否相容性是最好的

    這邊幫大家分出四個區間,分別為最高支援AAC、aptX、LDAC、LHDC的四個區間的耳機選手名單,AAC算是基本的編碼,但高音質編碼aptX、LDAC、LHDC就目前市面上看到的幾乎都是擇一功能,很少很少我目前只有看 過就是我自己之前買o TAH的Drop + THX Panda這副有支援aptX+LDAC之外,還有今天介紹的SHURE AONIC 50 Gen 2

    AAC漫步者WH700NB ($1,490)、QCY H3 ($1,690)、Philips TAH7508 ($2,490)、final UX2000 ($3,590)、、鐵三角 ATH-S300BT ($3,980)、JBL Tune 770NC ($4,490)、JBL Tour One M2 ($7,990)、Beats Studio Pro ($12,490)、Apple AirPods Max ($17,900)
    aptXSHURE AONIC40 ($4,290)、Cleer Alpha ($4,680)、森海塞爾ACCENTUM Wireless ($6,490)、森海塞爾ACCENTUM Plus Wireless ($8,990)、漫步者 S3 ($9,990)、森海塞爾Momentum 4 Wireless ($11,900)、B&W PX7 S2 ($11,990)、B&W PX7 S2e ($13,990)、Bose 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機 ($15,800)、B&W PX8 ($19,800)、B&O HX ($19,990)、B&O H95 ($26,900)
    LDAC漫步者W820NB PLUS ($2,390)、soundcore Space One ($3,490)、漫步者WH950NB ($3,990)、XROUND VOCA MAX ($4,980)、Sony WH-ULT900N/H ($5,990)、Sony WH-1000XM5 ($11,900)、SHURE AONIC 50 Gen 2 ($11,900)
    LHDCDyson Zone ($26,900)

    這四個區間呢有幾個比較有趣的地方,aptX其實是有跌代,可以簡單分為一般aptX HD、有aptX adaptive和驍龍認證(Snapdragon Sound)的,那這三個的區別為以下

    音訊編碼位元率深度/取樣率
    aptX HD576Kbps24bit/48kHz 
    aptX Adaptive110Kbps到620Kbps24bit/96kHz
    Snapdragon Sound110Kbps到620Kbps24bit/96kHz

    那再細分的話就這三個區域的名單,這個地方也不等於越貴的就支援越新,只有漫步者S3和Bose QC Ultra有支援最新的驍龍認證,這個認證除了音質也包含了最新的通話技術,所以這不單單只影響音質而已

    aptX HDSHURE AONIC40 $4,290、森海塞爾ACCENTUM Wireless ($6,490)、森海塞爾ACCENTUM Plus Wireless ($8,990)
    aptX adaptiveCleer Alpha ($4,680)、森海塞爾Momentum 4 Wireless ($11,900)、B&W PX7 S2 ($11,990)、B&W PX7 S2e ($13,990)、B&W PX8 ($19,800)、B&O HX ($19,990)、B&O H95 ($26,900)
    Snapdragon Sound漫步者 S3 ($9,990)、Bose 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機 ($15,800)

    之前其實滿多朋友會說編碼其實不重要,確實我覺得對音質來說單體、調音才是占比較大宗的,但是我有時候不知道是錯覺還是真有其事,碼率比較高的編碼,除了影響音質的細節外,我覺得聲音的明亮、”好聽”程度也差很多,所以iPhone手機(AAC)連線和Android手機(LDAC or aptX)連線的音質我個人的觀點是完全不能比的,當然如果你聽不出來恭喜省錢了,這部分我想之後可以做一集對比測試看看

    有線無線通用

    耳機是否支援3.5mm AUX的音頻輸出也是可以考量的因素,一來藍牙耳機若沒電則可以用有線來聽音樂,二來3.5mm 音頻孔的音質在傳輸上衰減率低,音質表現會更細膩,所以通常選擇藍牙耳機如果支援有線3.5mm會更好。除此之外,3.5mm音頻線的線材也會影響到音質,不過這又是比較小的影響因素,這邊就不贅述了。

    能否折疊,方便隨身攜帶?

    雖然耳罩耳機相對笨重,但如果有收納的轉軸設計則便利許多,有更好的空間利用率在外出旅行、出差也會方便很多,所以如果喜歡帶著耳機啪啪照的你,或許可以將耳機是否能折疊納入優先考量因素哦。

    耳機我自己分為可以收成蛋型和單純翻轉兩種,我這邊也整理表格給大家參考,翻轉的話就是可以比較方便可以掛在脖子上或是好收進包包,但是體積上還是比較大

    蛋型漫步者 WH700NB、Philips TAH7508、QCY H3、soundcore Space One、final UX2000、漫步者 WH950NB、SHURE AONIC40、JBL Tune 770NC、Cleer Alpha、XROUND VOCA MAX、Sony WH-ULT900N/H、JBL Tour One M2、漫步者 S3、Beats Studio Pro、Bose QuietComfort Ultra、YAMAHA YH-L700A
    單純翻轉漫步者 W820NB PLUS、鐵三角 ATH-S300BT、森海塞爾 ACCENTUM Wireless、森海塞爾ACCENTUM Plus Wireless、Sony WH-1000XM5、森海塞爾Momentum 4 Wireless、SHURE AONIC 50、B&W PX7 S2、B&W PX7 S2e、Apple Airpods Max、B&W PX8、B&O HX、Dyson zone、B&O H95

    佩戴方式(耳機類型)、佩戴舒適性

    主要分為On-ear, Over-ear, In-ear (貼耳、耳罩、入耳)的三種佩戴方式,三種不同類型的耳機就會有不同的降噪性能,一般而言Over-ear降噪效果最好,而In-ear的舒適性最好,不過降噪效果就沒有Over-ear這麼好,購買前需要好好研究一下哪個最適合你哦。

    對於有戴眼鏡的讀者朋友們來說,戴上眼鏡後的舒適程度需要一併列入考量,不壓迫眼鏡才能穿戴較久的時間。

    頭帶/頭墊

    頭部的緩壓設計也相當重要,無論是材質、設計曲線等,這些部分都是要親自試戴後才比較準。特別需要留意過細的頭墊,可能會造成頭頂的壓力較大,進而造成久戴舒適度上的打折。

    那耳機頭梁貼不貼合的話,在施力點會比較集中在某一點,就會有明顯的『壓頭』,那比較貼合的確時還是有可能會壓頭,但並不會有明顯的單點,而是比較平均

    此外,讀者朋友們也可以去市面上選購「頭樑保護套」把耳機本身的頭帶包覆住,如此一來,使用時可以讓頭帶的地方被保護到,增加頭帶的壽命,避免使用時間拉長造成的耗損。

    頭梁無段落式設計

    外觀和設計我覺得真的跟價格成正比,價格越高的設計和用料真的比較好,當然也有例外啦….
    那比較新和相對高階的耳機,在頭梁這邊調整方式都是這種無段落設計,我個人也比較喜歡這種設計,第一是比較不容易夾頭髮,第二你能調整的間距更綿密,第三在調整的時候它是無聲的

    有做到這種無段落設計這30款的只有12款是這樣的設計,除了Space One之外大部分都是要6千以上才有這樣的設計,那Space One看起來跟其他款的無段落式設計一樣,但是實際拉動的感覺跟傳統段落式的感覺是一樣的,就是也是一格一格的,聲音也很像,

    所以它的設計比較像是樣子有做到但功能做一半,我自己的體驗是還OK啦

    價格型號
    20,000以上B&O H95($26,900)
    15,000~20,000B&O HX($19,990)、B&W PX8($19,800)、Apple AirPods Max($17,900)、Bose QuietComfort Ultra($15,800)
    10,000~15,000B&W PX7 S2e($13,990)、B&W PX7 S2($11,990)、SHURE AONIC 50 Gen2($11,990)、森海塞爾Momentum 4 Wireless($11,900)、Sony WH-1000XM5($11,900)
    5,000~10,000森海塞爾ACCENTUM Plus Wireless($8,900)、森海塞爾ACCENTUM Wireless($6,490)

    那其他的我覺得段落感做的比較出色的只有Dyson Zone、YAMAHA YH-L700A、漫步者 W950NB這三款的聲音、順滑度比較好,特別是YAMAHA這款真的很扎實段落明顯,然後其他款的就……恩…

    耳罩本身

    關於耳罩式耳機的耳罩本身,其實很大程度的影響了配戴者的穿戴感受,現階段運用在耳罩式耳機上最常見的是真皮蛋白皮等兩種材質。

    真皮的透氣度好,相當柔軟親膚,缺點就是價格高昂、需要時常清潔避免皮革老化;而蛋白皮是人造皮革的一種,但在觸感及透氣度上已經向真皮靠攏,具備一定的舒適度。品質較好的蛋白皮其實可以使用3-5年不是問題,普通的蛋白皮的壽命約是一兩年左右,各位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及預算去做耳罩材質上的挑選。

    耳罩其實是不可避免的消耗品,長久下來難免會遇到脫皮的現象。好在現今多數熱門款、高階款的耳罩式耳機是可以拆換耳罩。比較需要注意的地方便是「耳罩直徑大小」,記得要先確定自己的耳罩尺寸,如此一來才不會浪費錢買到尺寸不符、裝不上去的耳罩。而在拆換的過程中也需要放輕力氣,避免損傷到耳機本身的零件。

    耳罩大致可以分為四種磁吸、包覆、卡扣、黏合,磁吸最好再來是包覆再來才是卡扣、黏合,卡扣很容易就把卡榫弄斷,然後黏合要撕開還要清殘膠,更換成本很大,那這幾副只有Alpha、AirPods Max和B&O H95是用磁吸的方式,是最人性化設計的,其餘幾乎9成都使用卡扣的設計,但慶幸的是都還算好拆,其他QCY H3、SHURE AONIC 40、AONIC 50 Gen2、B&O HX、Dyson Zone是用旋轉的方式安裝,這個就必須加分了好拆不怕卡榫斷掉

    其中鐵三角ATH-S300BT這副,需要跟大家說明一下,它是用黏合的方式,那原廠表示這個耳罩未來如果有要更換是可以到維修中心處理的,更換耳罩後維修中心也會檢查它降噪等等功能,去更換對應的耳罩,這個有購買的朋友也不太需要擔心這個問題

    耳罩貼合方式型號
    磁吸Cleer Alpha、Apple AirPods Max、B&O H95
    卡扣漫步者 WH700NB、QCY H3(旋轉固定)、漫步者 W820NB PLUS、Philips TAH7508、final UX2000、漫步者 WH950NB、SHURE AONIC40(旋轉固定)、JBL Tune 770NC、XROUND VOCA MAX、Sony WH-ULT900N/H、森海塞爾ACCENTUM Wireless、JBL Tour One M2、森海塞爾ACCENTUM Plus Wireless、Sony WH-1000XM5、森海塞爾Momentum 4 Wireless、SHURE AONIC 50 Gen 2(旋轉固定)、B&W PX7 S2、B&W PX7 S2e、Bose QuietComfort Ultra、YAMAHA YH-L700A、B&W PX8、B&O HX(旋轉固定)、Dyson Zone(旋轉固定)
    黏合Beats Studio Pro、鐵三角 ATH-S300BT、soundcore Space One

    耳機重量

    重量是耳罩式耳機中不可輕忽的一部分,過重的耳罩式耳機,很有可能會造成肩頸方面的痠痛與疲憊。會建議讀者朋友們至門市試聽時,倘若情況允許,試戴10分鐘以上會比較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夠「硬頸」,清楚理解自己的脖子能負擔到怎麼樣的重量會比較好。

    但好的耳機其實對自己的配重是很有自信的,舉一個例子,Dyson Zone,未加面罩帳面上595克,但實際帶起來並沒有很明顯壓迫感,這就是配重好的耳機的案例

    耳機夾持力

    那剛剛都是在講頭梁和材質,夾持力是現階段大家比較少講的,我們團隊買了耳機夾持力工具,可以測的每款耳機的夾力是多好克,就可以間接代表耳機夾不夾頭,但因為數據比較龐大,我們這邊附上連結給大家參考

    出廠配件

    以支援3.5mm的藍牙耳機來說,如果考慮使用場景的話,很多商務客會需要帶上飛機使用,這時候航空轉接頭就相當方便了,因為通常飛機上是不能開藍牙功能的。有了航空轉接頭之後,可以將耳機接在飛機上的多媒體播放器,打開降噪,跟飛機標配的耳機不是一個檔次的高品質降噪享受。所以出廠配件有沒有附上3.5mm音頻線、 航空轉接頭、旅行收納盒..等,都是可以納入考量的因素哦。

    耳機的收納盒個人覺得很重要,基本上大多數都有附贈無論是軟包或硬包,目前最便宜的無線降噪耳罩耳機要有保護殼的那就是EarFun Wave Pro,其他的可能就要3000以上才有了,底下我們也整理一些耳機給大家參考

    有收納盒/殼EarFun Wave Pro、漫步者 WH950NB、SHURE AONIC40、Cleer Alpha、XROUND VOCA MAX、Sony WH-ULT900N/H、JBL Tour One M2、森海塞爾ACCENTUM Plus Wireless、漫步者 S3、Sony WH-1000XM5、森海塞爾Momentum 4 Wireless、SHURE AONIC 50 Gen2、B&W PX7 S2、Beats Studio Pro、B&W PX7 S2e、Bose QuietComfort Ultra、YAMAHA YH-L700A、B&W PX8、B&O HX、Dyson zone、B&O H95
    收納袋soundcore Space One、Apple AirPods Max
    無收納袋或殼漫步者 WH700NB、QCY H3、漫步者 W820NB PLUS、Philips TAH7508、final UX2000、鐵三角 ATH-S300BT、JBL Tune 770NC、森海塞爾ACCENTUM Wireless

    續航力與充電

    降噪耳機一般來說至少要有20hrs以上的續航力才夠用,因為帶著藍牙耳機出差加等飛機的時間, 加上路途交通工具轉換時間,應該最少都要10小時起跳,搭配好一點的類別與降噪晶片,可以更有效的控制功耗。

    像是 TaoTronics 這個品牌的 SoundSurge系列 藍牙降噪耳機開發的Rapid Charge & GO快速充電功能,充電5分鐘即可使用2小時,充電45分鐘就可以完整充電使用30小時,我覺得這是一種將手機的QC 3.0、PD充電移植到耳機的概念,這也是移植用戶期待的技術,我覺得在現在時間寶貴的情況下,充電速度也是一個考量點。

    1連2配對 (多點技術)

    藍牙耳機是否能支援“ 1對2 ”或俗稱“1拖2”,意思就是藍牙耳機可以同時配對兩個裝置 (ex. 兩隻手機,或是一隻手機、一台電腦),而且同時可以在多個配對的裝置間的音源切換自如。這個技術相當方便,在藍牙的技術叫做“多點技術”“多點連線”。有些剪輯師、或是多工工作者,需要這樣的技術,多個裝置間的音訊切換就會更加方便與有效率。雖然Henry我認為多點技術並非剛需,但是有這個技術的耳罩式耳機絕對是大大加分的哦!

    通話表現

    疫情過後型態改變,許多人需要線上開會、遠距上課等,再加上原本出門在外就會有的通話的需求,這時候耳罩式耳機的通話表現勢必也得列入考量,大家可從人聲的收音表現、環境噪音的抑制等方面去做評估。

    當然有搭載通話降噪技術的耳機表現會較佳,現在常見的降噪技術是cVc通話降噪跟ENC環境降噪,兩者並沒有明顯的孰優孰劣,只要調教得宜,通常都能獲得還不錯的效果。

    重磅!2024 耳罩式耳機 推薦與點評

    QCY H3

    QCY H3

    規格

    • 單體大小:40mm
    • 重量:263 克
    • 續航力(參考數值):35 小時 (ANC開啟); 60 小時 (ANC關閉) 
    • 藍牙連線距離:10 米
    • 支援音訊格式:SBC、AAC
    • 語音助理功能:有

    編輯評語

    兩千元以內的耳罩耳機,支援主動降噪的選項其實不多,而作為以超高 CP 值稱霸耳機市場的 QCY,推出的 H3 維持了品牌一貫的豐富功能,不僅提供超越價位水準的主動降噪表現,Hi-Res 認證的出色音質,在聲音表現上,無論是細緻程度還是分離度都非常具有水準,音場也廣,可以直接對標中高階耳罩耳機。

    耳機本體的重量大概為 260 克,若旅遊攜帶的話,可摺疊設計也很輕鬆可以放進行李箱或後背包中,開啟電源不到 1 秒內就連線上了,再搭配自定義的快捷鍵操作,使用起來很直覺,也支援雙連線模式,也就是可以同時連接兩個電子裝置,可以同時連接兩個裝置,只要將原先正在播方音源的裝置暫停,另一個裝置的音源就會傳入耳機,非常方便。讀者朋友們如果預算沒有到太高,但是想要擁有不錯的音質跟便利體驗的話,H3 確實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推坑購買指數

    QCY H3

    降噪性能
    音質水準
    通話效果
    外觀設計
    輕巧便攜性
    佩戴舒適性
    操作與使用者體驗
    多點配對
    續航與充電
    性價比(CP值)

    追求音質的好選擇,自調 EQ 完美呈現

    價位壓在兩千元以內,但音質、降噪表現完全不打折扣,外觀材質的選用也有不錯的質感。兼具配戴舒適度和豐富的快捷鍵操作,加上 QCY APP 的完整設定,基本上已經是藍牙耳機該有的都有了。

    4.1

    soundcore Space One

    soundcore Space One,圖片出自soundcore官網,非科技說所有

    規格

    • 單體大小:40mm
    • 重量:265克
    • 續航力(參考數值):40小時 (ANC開啟) / 35小時 (LDAC+ANC開啟)
    • 藍牙版本:5.3
    • 支援音訊格式:SBC、AAC、LDAC
    • 語音助理功能:有

    編輯評語

    Space 系列新推出 Space One 降噪耳罩式藍牙耳機採用柔軟服貼的人工蛋白皮耳墊與頭帶,長久佩戴 舒適且不會太過悶熱,這副耳罩式耳機的特點是「8 度傾角耳罩設計」貼近大眾頭型。「優化中高頻噪音之自適應降噪」根據身處環境,自行調整對應的降噪程度的自適應降噪模式,以在獲得最好的降噪效果之下,盡量降低耳壓感。「支援LDAC」提供高品質聆聽體驗,Hi-Res 無線&有線雙金標認證,低音渾厚、中音溫暖、高音明亮。以其價格來說,真的是高 CP 值的耳機!

    推坑購買指數

    soundcore Space Q45

    降噪性能
    音質水準
    通話效果
    外觀設計
    輕巧便攜性
    佩戴舒適性
    操作與使用者體驗
    多點配對
    續航與充電
    性價比(CP值)

    降噪音質兼具,高 CP 值耳罩式耳機首選

    Space One 和 Q30 相比起來降噪能力 2 倍升級,加強中高音頻自適應降噪功能,由耳機偵測環境噪音,自動調整降噪程度,配合音樂可做到隔絕 8 成噪音的程度。音質方面也跳脫過去 soundcore 低音給好給滿、刺激感滿滿的路線,並支援 LDAC 高品質編碼,提供更細膩的聽感體驗。

    4.3

    Philips TAH7508

    Philips TAH7508 headphones
    Philips TAH7508,圖片出自Philips官網,非科技說所有

    規格

    • 單體大小:40mm
    • 重量:271克
    • 續航力(參考數值):60 小時 (一般)  / 45小時 (ANC開啟)
    • 藍牙版本:5.2
    • 支援音訊格式:SBC、AAC
    • 語音助理功能:有

    編輯評語

    Philips TAH7508 不僅是一款降噪藍牙耳罩耳機,更是時尚穿搭的理想配件。其霧面質感的高級外表能為穿搭增添亮點。在規格方面也不馬虎,支援 SBC 和 AAC 編碼,並通過了 Hi-Res 無損金標認證,提供原汁原味的震撼音場,特別是它在中低音表現上尤為突出,非常適合喜愛重低音的朋友。耳機採用透氣蜂巢紋路耳墊,提供舒適無悶感的佩戴體驗。60 小時的超長續航力和 43dB 的降噪能力,讓人難以相信這款耳機的價格竟然在 3000 元以內。

    推坑購買指數

    Philips TAH7508

    降噪性能
    音質水準
    通話效果
    外觀設計
    輕巧便攜性
    佩戴舒適性
    操作與使用者體驗
    多點配對
    續航與充電
    性價比(CP值)

    高顏值與高性能降噪耳罩耳機

    Philips City 系列推出的產品都較平價,但不論是外型和規格皆都超越它該有的價格,Philips TAH7508 外型符合現代年輕族群的穿搭,佩戴時頭頂不會感到壓迫,過幾個小時耳朵會有點壓迫的感覺,這時候可以選擇將耳機掛在脖子上休息一下。提供中低音表現優質的音場,不錯的降噪功能,且價格親民,非常適合給愛穿搭、辦公室、學生族群以及喜歡中低音音場者。

    4.3

    Philips TAH8856

    Philips TAH8856,圖片出自Philips官網,非科技說所有

    規格

    • 單體大小:40mm
    • 重量:290克
    • 續航力(參考數值): 60小時
    • 1對2藍牙連線:有
    • 支援音訊格式:SBC、AAC
    • 支援App使用:有

    編輯評語

    這副耳罩式耳機最讓我驚訝的,應該就屬它的體積還有功能了。Philips TAH8856使用上了40mm的大單體,外加上還有60小時的續航力,照理說應該至少400g以上,但TAH8856重量僅290g,收納所佔的體積也不大,顯見Philips在這個地方下了很大的功夫。

    大單體再加上Hi-Res無損金標認證,低頻的空間感十足,恰當的混響讓整體的共鳴聽起來相當舒適。雙降噪麥克風的ANC降噪,由於降噪強度較高,會有些微的底噪聲,不過降噪的效果確實非常好。最後還能支援Philips的App使用,可以調整自己偏好的EQ設定,算是有一定的可玩性。順帶一提,如果是比較講求輕量化耳機的朋友,也可以試試同系列的Philips TAH6506,同樣有32mm的單體大小,不過重量才145g,配戴起來非常輕盈,且材質上也保持了一定的質感。

    推坑購買指數

    Philips TAH8856

    降噪性能
    音質水準
    通話效果
    外觀設計
    輕巧便攜性
    佩戴舒適性
    操作與使用者體驗
    多點配對
    續航與充電
    性價比(CP值)

    羽量級耳罩式耳機,方便易用性的佼佼者

    Philips作為電子大廠,在產品品質上有一定信服力。TAH8856的整體材質輕盈,但沒有塑膠感,做工感覺頗扎實。音質部分,低頻的推力濕潤飽和,在中高頻間製造相當不錯的混響效果,細節抓取比較普通,但聽感的享受是他的強項。

    4.2

    Bose Noise Cancelling Headphones 700 (Bose NC 700)

    Bose Noise Cancelling Headphones 700 (Bose NC 700)
    Bose Noise Cancelling Headphones 700 (Bose NC 700) ,圖片出自BOSE官方網站,非科技說所有

    規格

    • 單體大小:40mm
    • 重量:254克
    • 續航力(參考數值):20小時 (ANC開啟)
    • 藍牙版本:5.0
    • 藍牙連線距離:10米
    • 支援音訊格式:SBC、AAC
    • 語音助理功能:有

    編輯評語

    2020年Bose並沒有針對耳罩耳機做出迭代更新,但Bose的相關技術還是很有競爭力,跟Bose QC35 II最大的不同就在於USB-C 15分鐘快充降噪開啟時壓力感受小8麥克風收音通話效果很卓越可以去除風聲..等噪音。音場來說Bose QC35 II比較均衡,人聲比較靠後,而Bose NC700則是人聲靠前,EQ突出中高音。音質說不上有多大提升,只能說兩款分持不同特色。Bose NC700值得一提的是加入了11段不同級別的降噪程度讓用戶自行調校,但可惜的是11段的降噪等級切換只能在APP上切換,但APP在操作上會有些許延遲可惜了一點。另外一點可能跟設計上有不小的關係,再收納的部分確實不太方便雖然原廠有附一個收納盒大體積來說還是稍大了一點。

    Bose NC 700 完整實測體驗

    推坑購買指數

    BOSE NOISE CANCELLING HEADPHONES 700

    降噪性能
    通話效果
    多點配對
    體積重量
    操作與使用者體驗
    音質水準
    性價比(CP值)
    續航與充電
    佩戴舒適性
    外觀設計

    比QC35 II舒適的輕便體驗

    跟商務感重的QC35II 不同定位55波,更強調通話、降噪客製化、佩戴舒適型、外觀升級的一款藍牙耳罩式耳機。

    4.1

    Bose QuietComfort 35 II

    Bose QuietComfort 35 II
    Bose QuietComfort 35 II,圖片出自BOSE官方網站,非科技說所有

    規格

    • 重量:240克
    • 續航力(參考數值):20小時 (ANC開啟); 40小時 (ANC關閉) 
    • 藍牙連線距離:10米
    • 支援音訊格式:SBC、AAC
    • 語音助理功能:有

    編輯評語

    QuietComfort 35 II是BOSE現今最暢銷的旗艦降噪耳機,用戶可以體驗到BOSE的頂尖降噪科技。基本上哭泣的寶寶、汽車喇叭聲音、飛機起飛,這些令人困擾的聲音都不是QC 35 II的對手。耳機有著不錯的20小時續航,音質也是降噪耳機裡面數一數二好的。由於採用的是Alcantara皮革,佩戴的時候也相對舒適,最重要的是,這副耳機特別在語音助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採用Bose AR,可以快速啟動許多語音助理,實現真的解放雙手的未來世界。但初次使用的朋友可能會對降噪有些許的不適應,且在藍牙模式下降噪是不能關閉的這點苦可能需要習慣。

    Bose QuietComfort 35 II 實測體驗

    推坑購買指數

    Bose QuietComfort 35 II

    降噪性能
    音質水準
    通話效果
    外觀設計
    輕巧便攜性
    佩戴舒適性
    操作與使用者體驗
    多點配對
    續航與充電
    性價比(CP值)

    高階降噪不敗QC35 II

    經典的商務外觀,超強的降噪功能,商務人士出國必備的一款好耳機,加上容易操控的語音助理,是經典不敗的藍牙耳罩式耳機

    3.9

    Sony WH-1000XM5

    Sony WH-1000XM5,圖片出自Sony官方網站,非科技說所有

    規格

    • 單體大小:30mm
    • 重量:250克
    • 續航力(參考數值):30小時
    • 藍牙連線距離:10米
    • 藍牙版本:5.2
    • 支援音訊格式:SBC、AAC、LDAC
    • 語音助理功能:有

    編輯評語

    今年前些日子Sony發表了最新一代的耳罩式耳機WH-1000XM5,立基於前代優秀的基礎,在外觀及內在都有了不小的進化,而且官方定價維持在新台幣11900元。外觀上首先是頭帶變細了,調節耳機的支架從會有咖咖聲的階段式改為無段落的無接縫轉接懸吊結構,調節時更加安靜,同時耳罩設計的角度變得較直一些。

    功能特色層面除了原本就很好用的Speak-to-chat功能,環境音模式的啟用也比前代更加的迅速,入離耳偵測從光學改成靜電感應,能更精準偵測

    聲音表現上,耳機單體改為使用碳纖維材質的30毫米驅動單元,對高音和低音的表現有所提升;降噪部分,前代1000XM4就已經是業界中的一線水準,而這次對於中高頻的消噪效果要來得更好一些,同時也支援了自適應降噪功能,可以針對用戶所在環境的不同去調整成不同幅度的降噪模式;通話方面,環境噪音壓制的很好,收音也比前代XM4要來的清晰立體,這次給出的規格及功能,體驗上更加流暢成熟,可看出索尼誠意滿滿。

    而WH-1000XM4就被完全比下去了嗎?也不然,它還是一樣優秀,加上現階段的價錢也來到了甜蜜點,整體CP值很不錯。

    Sony WH-1000XM5 完整體驗實測

    推坑購買指數

    Sony WH-1000XM5

    降噪性能
    音質水準
    通話效果
    外觀設計
    輕巧便攜性
    佩戴舒適性
    操作與使用體驗
    多點配對
    續航與充電
    性價比(CP值)

    全能的便攜美學領航者

    Sony WH-1000XM5 延續上代優秀美學設計,加入自適應降噪、環境音模式的提升,整體使用體驗更加流暢成熟,可謂是商務旅程必備的耳罩式耳機。

    4.4

    Philips Fidelio L4

    Philips Fidelio L4 ,圖片出自Philips官網,非科技說所有

    規格

    • 單體大小:40mm
    • 重量:330克
    • 續航力(參考數值):50hr;40小時 (ANC開啟)
    • 藍牙版本:5.3
    • 藍牙連線距離:10米
    • 支援音訊格式:AAC、LDAC、SBC、LC3
    • 語音助理功能:有

    編輯評語

    Philips Fidelio 系列一直讓人期待,如今終於等到高階款 Fidelio L4 登陸台灣。頭梁用料來自蘇格蘭 Muirhead 的皮革襯墊,加上深色鋁製耳罩環,低調內斂卻精緻有型。音質方面表現不錯,40mm 石墨烯驅動單元,還有 ANC Pro+主動降噪技術,支援 LDAC 編碼,三頻分布均衡,樂器與人聲細節都清晰立體,音場寬闊。續航力達到 50 小時,並支援快速充電,不用擔心出門在外沒電的困擾。

    推坑購買指數

    Philips Fidelio L4

    降噪性能
    音質水準
    通話效果
    外觀設計
    輕巧便攜性
    佩戴舒適性
    操作與使用體驗
    多點配對
    續航與充電
    性價比(CP值)

    全能型發燒友新寵兒

    簡約奢華的外型下藏著滿滿的設計細節,但更令人驚艷的是它的聽感表現。ANC Pro+主動降噪技術,讓你瞬間沉浸在純淨的音樂世界中。快充功能更猛,15分鐘即可使用14小時,不管是外型、音質、充電效率、降噪都超乎水準。

    4.3

    B&O Beoplay H95

    B&O Beoplay H95
    B&O Beoplay H95,圖片出自B&O官方網站,非科技說所有

    規格

    • 單體大小:40mm
    • 重量:323克
    • 續航力(參考數值):38小時 (ANC開啟); 50時 (ANC關閉) 
    • 藍牙連線距離:10米
    • 藍牙版本:5.1
    • 支援音訊格式:SBC、AAC、aptX Adaptive™
    • 語音助理功能:有

    編輯評語

    H95整體的質感完整了表現簡單、簡潔、簡要正是所謂的低調的奢華。單體的部分採用了釹磁鐵單元並使用鍍鈦振膜,在升學工程師的調教下更能精準的表現優越的音質,整體骨架採用了鋁合金框架頭墊支架選用牛皮縫製,耳罩的部分則選用了羊皮材質包覆軟記憶泡棉,戴起來真的非常舒服跟合成皮最大的差別就是接觸的體感,長久以來耳罩一定是消耗品H95在這塊採用了磁吸快拆是簡單一拉就可以更換非常人性化。

    H95最大的特色就是在耳罩側邊採用了轉軸設計,右邊的旋鈕調節音量左邊的旋鈕調整降噪程度和環境音,確保在任何的環境下都能舒適體驗在音樂當中,並自訂個人喜歡的EQ最多可以儲存五個預設。

    B&O Beoplay H95 功能評測

    推坑購買指數

    B&O Beoplay H95

    降噪性能
    音質水準
    通話效果
    外觀設計
    輕巧便攜性
    佩戴舒適性
    操作與使用者體驗
    多點配對
    續航與充電
    性價比(CP值)

    噪音已取消,降噪新體驗

    B&O不僅在降噪的部份下足功夫,也在操作的部分更加的人性化,常說越簡單的設計越困難,B&O完美的發揮了什麼叫做極致的簡單。

    3.8

    SENNHEISER HD 450 BT

    SENNHEISER HD 450 BT
    SENNHEISER HD 450 BT,圖片來自宙宣官網,非科技說所有

    規格

    • 重量:238克
    • 續航力(參考數值):30小時 (ANC開啟)
    • 藍牙連線距離:10米
    • 藍牙版本:5.0
    • 支援音訊格式:AAC、aptX™ 和 aptX™ Low Latency
    • 語音助理功能:有

    編輯評語

    HD450BT為HD4.52BT的後繼升級款,相比Sony、Bose、B&O功能和一些細節上雖然少了很多,但是以7K這個價位入門高音質的門檻可以說是很划算的,整體的通話品質在中上水準如果人在大馬路旁除非是剛好有一台爆改的車子奔馳而過要不然對方是幾乎聽不到的,編碼的支援也是給好給滿無線最怕的就是延遲問題,HD450BT直接給到了aptX™ Low Latency最低延遲技術相較其他品牌確實勝出了不少,聲海一樣有設計獨家的Smart Control APP可輕鬆調整個人化設定。

    推坑購買指數

    SENNHEISER HD 450 BT

    降噪性能
    音質水準
    通話效果
    外觀設計
    輕巧便攜性
    佩戴舒適性
    操作與使用者體驗
    多點配對
    續航與充電
    性價比(CP值)

    大廠森海性價比降噪耳機,都差那麼一點

    森海這次的性價比耳機嘗試算是投下了中階耳機市場震撼彈,有著中等音質、中等降噪、有點緊但還OK的舒適度,相信還是有森粉的信仰加持。

    3.5

    Apple AirPods Max

    規格

    • 單體大小:42mm
    • 重量:384克
    • 續航力(參考數值):20小時
    • 藍牙連線距離:10米
    • 藍牙版本:5.0
    • 支援音訊格式:SBC、AAC
    • 語音助理功能:有

    編輯評語

    身為蘋果生態鏈的專武,對於使用Apple系列產品的人來說,AirPods Max在系統適配性方面是無人能出其右,除卻無縫流暢的操作,更有自家的空間音訊與頭部動態追蹤等功能,無論是在聽音樂或是觀影體驗上都相當優秀。

    在音質方面,也是一貫Apple的白開水式調音,走三頻均衡的路線,中低頻稍微凸出,可以廣泛應對各式曲目,偏屬雜食風格,個人覺得整體的聽感很類似於音場放大的AirPods Pro;降噪部分不必多說,蘋果的降噪技術與降噪幅度一直都是佼佼者,開了降噪後彷彿進入無人之境,可說是非常強勁,同時環境音收音表現非常好,完全沒有機械音的感覺。我當初一戴上開啟後,聽到同事講話聲,拿特地拿下耳機做確認,幾乎跟人耳直接聽到的聲音一模一樣,相當厲害,應該是目前聽過的耳罩式耳機中最好最自然的一款。

    配戴方面,覺得耳機的重量對我的脖子來說有點負擔,以及剛戴上、轉頭時的夾頭感比較明顯,不過頭部的緩壓技術倒是很不錯,頭頂的壓力體感不大,還是建議大家要先試戴過後再入手會比較好。

    AirPods Max 完整評測

    推坑購買指數

    Monster icon ANC

    降噪性能
    音質水準
    通話效果
    外觀設計
    輕巧便攜性
    佩戴舒適性
    操作與使用者體驗
    多點配對
    續航與充電
    性價比(CP值)

    極致美學工藝

    AirPods Max身為蘋果專武,系統流暢度無話可說,可說是用過就會回不去的等級,雖然音質較為普通,但無論是做工、降噪、環境音、通話方面的綜合表現都相當好,手上銀彈足夠的話相當推薦購買。

    4.2

    Bowers & Wilkins PX7

    Bowers & Wilkins PX7
    Bowers & Wilkins PX圖片來自B&W官網,非科技說所有

    規格

    • 單體大小:43.6mm
    • 重量:310克
    • 續航力(參考數值):30小時 (ANC開啟)
    • 藍牙連線距離:10米
    • 藍牙版本:5.0
    • 支援音訊格式:SBC、AAC、aptX HD、aptX Classic、aptX Adaptive
    • 語音助理功能:有

    編輯評語

    PX7整體來說是PX系列的升級款,除了減輕重量之外續航力跟晶片也有所升級,有四種降噪模式(off、Low、Auto、High)也可以用APP來操控非常方便。並向下支援所有24位元的aptX 音頻解碼協定。這副耳機的整體設計與耳機外形結構非常美,啟發來自賽車工藝由編織碳纖維複合材料打造PX7耳機支臂防汙、防濕,是一隻藝術工藝時尚音質於一身的時尚精品耳機,另外也有支援快充功能充電15分鐘就可以使用五小時,上一代PX可能是礙於外觀的設計犧牲掉了穿戴的舒適度,特別在於頭梁及耳罩的部分不宜久戴,在頭梁的部分軟墊比較薄所以會有明顯的壓迫感,但這一帶PX7確實針對這個部分做了改善及加強B&W的粉絲應該會很有感提升。

    Bowers & Wilkins PX7 完整實測體驗

    推坑購買指數

    Bowers & Wilkins PX7

    降噪性能
    音質水準
    通話效果
    外觀設計
    輕巧便攜性
    佩戴舒適性
    操作與使用者體驗
    多點配對
    續航與充電
    性價比(CP值)

    潮流地位尊爵款,時尚尖端纖細外形

    擁有很好的動態細節,而且也是豐富的操作細節,這款耳機在外形非常亮眼,雖然音質、降噪表現也是水準之上,但是降噪、音質方面當然還是無法跟一線SONY, BOSE匹敵,可是也因為其外觀的設計,獲得了許多粉絲的喜愛

    3.9

    Sennheiser MOMENTUM 2.0 Wireless

    Sennheiser MOMENTUM 2.0 Wireless
    Sennheiser Momentum Over-Ear Wireless,圖片來自宙宣官網,非科技說所有

    規格

    • 重量:263.65克
    • 續航力(參考數值):22小時 (ANC開啟); 30小時 (ANC關閉) 
    • 藍牙連線距離:10米
    • 藍牙版本:4.0
    • 支援音訊格式:SBC、aptXR
    • 降噪技術:Hybrid混合式降噪 (NoiseGard技術)
    • 多點配對技術:有(1對2)
    • 語音助理功能:有

    編輯評語

    承襲一貫森海塞爾小饅頭的經典外形,更高的分析力下潛力更好的音質。這副耳機的麥克風使用了森海VoiceMax的獨家技術,可以讓人聲通話更清晰。採用高品質皮料與不鏽鋼的骨架,這副耳機的品味更加的突出。耳機另支持NFC傳輸,可以讓安卓用戶更快速的連線,在降噪部分,採用森海的混合式降噪NoiseGard噪音補償技術,有不錯的降噪效果,不過整體降噪效果還是沒有BOSE, SONY來得好。

    推坑購買指數

    Sennheiser MOMENTUM 2.0 Wireless

    降噪性能
    音質水準
    通話效果
    外觀設計
    輕巧便攜性
    佩戴舒適性
    操作與使用者體驗
    多點配對
    續航與充電
    性價比(CP值)

    經典外形有效降噪,功能離一線還有距離

    保持一貫的Momentum饅頭外形與精細的做工,此款耳機有著不錯的續航力,有效的降噪處理,細節也到位的音質水準,不過在其他智能功能調控、APP軟體交互上的琢磨就少了些,所以除了外觀與音質上,這副耳機確實少了一些競爭力

    3.6

    看看入耳式降噪耳機有哪些推薦?

    降噪耳機你只聽過Sony和Bose嗎?再推薦你五款入耳式降噪耳機

    看真無線耳機有哪些推薦與評測?

    10大類藍牙耳機首選!|2024年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

    20款好音質真無線藍芽耳機推薦懶人包!|2024年最新

    什麼是ANC主動式降噪耳機?

    在耳機上會設計接收麥克風接受耳機外的的噪音,再透過降噪晶片演算產生一個與噪音反向的訊號,利用產生的反向訊號,與外界的環境噪音進行抵銷。

    ANC主動降噪會不會影響音質?

    這部分其實要看降噪晶片的技術到什麼程度,當然技術上做得不太好的可能會發現某部分的聲音不見或是聲音被壓縮,這部分還是見仁見智建議還是試聽比較準確。

    開啟ANC主動降噪會有很不適的感覺那是什麼?

    有些網友提到開啟ANC降噪後會有不適的感覺,那就是所謂的耳壓感,這當然有些許的部分更技術有關係,但絕大多的情況在開啟音樂後會明顯的改善。

    為什麼要用ANC主動降噪的耳機?而且還比較貴?

    如果不想被外界的聲音干擾,勢必音樂要開很大聲但相對的會影響到聽力,ANC降噪在開啟後可以不用開那麼大的聲音就可以隔絕外界的聲音,會比較貴的原因就在這因為裡面多了降噪的晶片處理外部的噪音。

    Share.
    有什麼想跟我們說的,留言給我們吧!

    twenty + 16 =